0人評分過此書

拯救未來的我: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的自我調節心理學

出版日期
2024/04/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7440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想讓未來站在自己這邊,就得先站在未來那邊!

人很難總是深謀遠慮,只做從長遠來看有利的事,
但如果能把未來當成人生的指南針,
現在所做的事,就能成為拯救未來的契機;
未來的自己,也能成為推動現在的力量!

◆為什麼越努力做出好決定,越容易感到後悔?
◆為什麼新年新希望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
◆明知道拖延沒好處,為什麼還是等到最後一分鐘才做?
◆很想養成好習慣,卻老是半途而廢,難道不是意志力太薄弱了,而是設計不良?
◆大家都說要替未來打算,但以後的事誰知道,太早準備不是很虧嗎?

許多人儘管努力地面對每一天,卻也不斷活在後悔中。該怎麼改善這種情況?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更準確地預測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本書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為基礎,提出8項實用的心理工具,幫助我們學習更具體的自我調節技巧,好與「未來的自己」更親密。不論是背負著沉重過去,或是覺得未來一片模糊的人,都能藉此減少後悔、提升行動力;不但能拯救未來的自己,還能讓現在的你活得更自由。

如果你努力生活卻遺憾滿滿、有很多想法卻無法實踐,這本書能釋放現在的你,拯救未來的自己!

◆ 8項心理工具,讓你成為自己的神隊友!
未來的自己:與未來的自己越親近,做出的選擇越好
心理對照:了解如何分區幻想和目標,並使自己的願望成真
認知控制:大腦只有在認為「值得」的時候,才會付出努力
習慣設計:打造毋須任何努力即可自動運作的系統
解釋水準:依照需要選擇使用「具體」或「抽象」的力量
自我效能:利用「我能做好」的信念,將意圖轉化為計畫並付諸執行
心態設定:只要能找到前進與發展的可能,失敗和錯誤也能化為動力
優先事項:確認人生每一次行動的方向與標準

【各界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尼克小姐(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拯救未來推薦


對自己有不合理的高期待,後悔就常在。
不管自己的狀態怎麼樣,
都認為應該做到最好,失望就不會少。
後悔與失望,對我們都有裨益;
但過多的後悔與失望,反而讓人寸步難行。
願我們透過後悔帶來的訊息,學習接納並肯定自己!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常為了說過的話或做過的決定後悔嗎?
如果是,那麼《拯救未來的我》將是一本幫你從「後悔」脫困的工具書。
透過有效的「自我調節」練習,
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決定、把未來目標變得具體、建立習慣並有效執行。

──尼克小姐(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 書封
  • 作者簡介
  • 序 想讓未來站在自己這邊,就得先站在未來那邊
  • 目錄
  • 第一部 減少後悔的預測
    • 第一章 未來已來
      • 選擇產生的負面情緒──後悔
      • 後悔的功能
      • 越想越後悔
      • 如何才能不後悔?
      • 思考未來的方式
      • 回憶過去,模擬未來
      • 能驅動現在的未來
    • 第二章 與未來的自己建立更好的連結
      • 考慮「未來我」能帶來許多好處
      • 「現在的我」力量更大
      • 「未來我」其實是他人?
      • 為什麼總是習慣拖延?
      • 未來越清晰,行動越周全
      • 自我調節和資源分配能力
      • 為何預測未來感受經常出錯?
      • 預見未來的力量
      • 預見未來的力量 想像未來的自己
    • 第三章 將夢想變成現實──心理對照
      • 美夢成真的祕密
      • 凸顯差異的策略
      • 讓大腦做好準備
      • 實現目標的強大策略
      • 如果是X,那就做Y──自動執行策略
      • 心理對照和執行意圖的相遇
      • 好的行動要立即執行並持續
      • 預見未來的力量 MCII應用練習
    • 第四章 想法和努力價值不斐──認知控制
      • 問題不是意志力,而是這麼做有無價值
      • 努力也是選擇
      • 自我控制的本質不是對立,而是協商
      • 時間選擇心理學
      • 大腦會在有限時間內權衡利弊
      • 期望值控制理論
      • 控制分配和執行的腦科學
      • 多巴胺與「嗜望」
      • 多巴胺與努力的欲望
      • 遊戲化:成本變低,價值變高
  • 第二部 提升行動力的預測
    • 第五章 自動實現──設計習慣
      • 這是設計缺陷,不是缺乏意願
      • 把「習慣」變成解決麻煩的萬用工具
      • 從神經科學看習慣
      • 習慣是什麼?如何形成?
      • 養成良好習慣的原理與策略
      • 制定改善健康的計畫
      • 當聰明的習慣遇見想追求的目標
    • 第六章 做出更好決定、更好選擇的祕密──解釋層級
      • 解釋取決於心理距離
      • 「值得期待」與「能否實現」
      • 根據實現的可能性進行準備
      • 低層級解釋和具體性的力量
      • 高層級解釋和抽象性的力量
      • 解釋層級理論的個別差異
      • 解釋層級與好感度
      • 站遠一點,才能看到人生的方向
      • 預見未來的力量 解釋層級轉換練習
    • 第七章 如何形成對自我的信任──自我效能
      • 自我調節的生活技巧
      • 對自我能力的預測
      • 對自我效能的五項誤解
      • 因時制宜
      • 創造自我效能的五項要素
      • 自我效能對自我調節的影響①:目標和動機
      • 自我效能對自我調節的影響②:回饋與解釋
      • 自我效能的陷阱和條件
      • 期待造就未來
    • 第八章 如何充分利用失敗和失誤──心態
      • 堅持到底的力量
      • 人到底會不會變?
      • 心態與未來
      • 心態不一致也可以
      • 心態不同,目標也不同
      • 成長心態者更能從容應對失誤
      • 成長心態與自我效能的加乘作用
    • 第九章 自我調節的方向與標準──優先順序
      • 為什麼要設定優先順序?
      • 沒有人能事事兼顧
      • 找尋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
      • 設定目標的方法
      • 捍衛目標的方法
      • 看見目標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 預見未來的力量 拯救未來我的旅程
  • 後記 名為明天的房子
  • 謝詞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