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見賢思齊,從善如流
成就和佛陀同樣的品質
對於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寶」似乎再熟悉不過。事實上,皈依除了儀式,本身也是重要的修行方式,是貫穿整個成佛的修行。本書中,從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認識三寶、如何皈依、皈依的正行等八個方面展開闡述,引導大家全面了解皈依。
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可說是佛教的源頭,也是皈依的根本。想要建立正信,就要從認識佛陀開始。
佛陀曾經和我們一樣,對生死充滿困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始走上修行道路。對於每一位佛弟子來說,這些修學經歷並不是故事,而是我們學習、模仿、追隨的榜樣。學佛到底學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學習佛陀的言教和行為。
對於佛陀採用的修行方法,我們要了解他為何這麼做,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現代人又該如何仿效?只有這樣,才能真切體會到,我們經常稱念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中,那個「本師」的深意所在。
濟群法師透過對佛陀生平的介紹,圍繞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說法等歷程,和大家一起走近佛陀,認識這位兩千多年前在菩提樹下證道的覺者,認識他所親證並宣說的真理。
成就和佛陀同樣的品質
對於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寶」似乎再熟悉不過。事實上,皈依除了儀式,本身也是重要的修行方式,是貫穿整個成佛的修行。本書中,從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認識三寶、如何皈依、皈依的正行等八個方面展開闡述,引導大家全面了解皈依。
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可說是佛教的源頭,也是皈依的根本。想要建立正信,就要從認識佛陀開始。
佛陀曾經和我們一樣,對生死充滿困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始走上修行道路。對於每一位佛弟子來說,這些修學經歷並不是故事,而是我們學習、模仿、追隨的榜樣。學佛到底學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學習佛陀的言教和行為。
對於佛陀採用的修行方法,我們要了解他為何這麼做,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現代人又該如何仿效?只有這樣,才能真切體會到,我們經常稱念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中,那個「本師」的深意所在。
濟群法師透過對佛陀生平的介紹,圍繞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說法等歷程,和大家一起走近佛陀,認識這位兩千多年前在菩提樹下證道的覺者,認識他所親證並宣說的真理。
- 自序
- 認識佛陀,是最好的紀念
-
走近佛陀,認識佛法
-
一、出家
-
二、求道
-
三、降魔
-
四、成道
-
五、初轉法輪
-
六、四十五年說法的精髓
-
七、人天道、解脫道、菩薩道
-
八、結束語
-
-
水清月現
-
一、緣起緣滅
-
二、甘露之門
-
三、弘揚佛法
-
-
皈依修學手冊
-
一、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
-
二、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
-
三、認識三寶
-
四、如何皈依
-
五、皈依的正行
-
六、皈依的學處
-
七、皈依的利益
-
八、皈依的修習
-
九、結束語
-
-
從住持三寶到自性三寶
-
一、皈依佛
-
二、皈依法
-
三、皈依僧
-
四、結束語
-
-
如何建立信仰
-
一、人類需要宗教信仰嗎?
-
二、為什麼信仰佛教
-
三、佛教信仰的建立
-
四、信仰的防護
-
五、信仰的增長
-
六、信仰的提升
-
七、結束語
-
-
宣導皈依共修的意義
-
一、唱三寶歌
-
二、法師開示
-
三、發心、懺悔、供養
-
四、觀察修
-
五、安住修
-
六、發願
-
七、迴向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