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高僧與哲人的對話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195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面對一個現象時,你是接納,還是對立、牴觸、仇恨?
這些態度會直接給當下帶來不同感受,同時也給未來生命帶來不同走向。
很多時候,事情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並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具備什麼認知,以及用什麼心態來處理。
佛法自古被稱為心學,正是引導我們認識並改善心性的一種智慧。

  本書根據濟群法師與著名學者周國平的六次深度對談整理而成。兩位從各自專研的領域出發,圍繞因緣與因果、我執與煩惱、命運的可變與不可變、人生的苦與樂、覺醒與解脫、無常與永恆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辯論,探討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智慧與哲思。
  其內容,既是哲學關注的,也是佛法要解決的,更是現實人生迴避不了的問題,如信仰、本體、自我、命運、生死、輪迴、苦樂、道德等。學者闡發西方哲學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法師則從佛法角度提供正確的認識。他們的對話,可說是西方哲學與東方佛學的一次碰撞,值得每一個被欲念和煩惱所困的人傾聽。在當下這個喧囂迷茫的時代,兩位智者的對話,為讀者指引出一條保持天真自省、歸於內心和平的途徑。
  • 封面
  • 書名頁
  • 【序】本來空,本來滿
  • 【序】問心尋路
  • 1 時代與責任
    • 兩個「自由主義者」
    • 什麼卡住了你?
    •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
    • 學佛要有次第和方法
    • 向古希臘學園看齊
    • 回歸佛陀的本懷
  • 2 哲學與宗教
    • 佛法大於哲學
    • 佛學補中國哲學之不足
    • 佛教流傳中的兩個盲點
    • 萬能的神難以成立
    • 佛教是無神論嗎?
    • 佛怎麼幫助人?
  • 3 本體與空性
    • 理性不能抵達真相
    • 空性不可言說
    • 佛教的認識論
    • 唯識的三性理論
    • 世界有沒有一個本相?
    • 潛意識的力量
  • 4 自我與無我
    • 不要一輩子為身體打工
    • 自我觀念的來源
    • 自我像一個皮包公司
    • 我執是煩惱的根源
    • 洗乾淨的衣服還是衣服嗎?
    • 因為無我,所以慈悲
  • 5 自由與命運
    • 因緣和合,由因感果
    • 心的能動性
    • 命運的可變和不可變
    • 誰為前世的善惡買單?
    • 種子和現行
    • 內在自由和外在自由
  • 6 生死與輪迴
    • 直面生死的困惑
    • 自得其樂的人需要被喚醒嗎?
    • 生命是大海,今生是浪花
    • 無常是無庸置疑的
    • 生命在輪迴中流轉
    • 活著也可以涅槃
  • 7 生命與苦樂
    • 生命是虛幻的嗎?
    • 迷惑是苦,覺醒是樂
    • 佛教是悲觀主義嗎?
    • 淨土在何方?
    • 佛法是對生命的如實觀
    • 理性對於生命的利弊
  • 8 道德與修行
    • 道德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
    • 尊嚴感和慚愧心
    • 以無所得之心求利益
    • 成佛不是評職稱
    • 把修行落實到生活
    • 人性有差別嗎?
  • 9 覺醒與解脫
    • 解脫是當務之急
    • 點亮智慧,照破無明
    • 從覺醒到解脫
    • 人皆有自救的能力
  • 濟群法師著作系列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