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护理学专业(专科)教材10种。本套教材将采用涵盖纸质教材、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课程、平台功能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同时注重内容安排合理,深浅适宜,适应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遵循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从理论到实践努力做到与临床接轨,坚持整体护理理念,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
绪论
-
一、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
二、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三、生物化学与医学
-
-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
一、氨基酸
-
二、肽
-
三、蛋白质的分类
-
-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三、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与疾病
-
-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一、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
二、蛋白质的高分子性质
-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淀与凝固
-
四、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
五、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
-
-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
一、戊糖
-
二、碱基
-
三、核苷
-
四、核苷酸
-
-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
一、DNA的一级结构
-
二、DNA的空间结构
-
三、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装
-
四、DNA的功能
-
-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
一、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
二、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
三、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
-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
二、DNA的变性
-
三、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
-
第五节 核酸酶
-
-
第三章 酶
-
第一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
一、酶的分子组成
-
二、酶的活性中心
-
三、同工酶
-
-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
二、酶促反应的机制
-
-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四、pH 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
-
第四节 酶的调节
-
一、酶活性的调节
-
二、酶含量的调节
-
-
第五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
-
一、酶的分类
-
二、酶的命名
-
-
第六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
一、酶与疾病的关系
-
二、酶在医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
-
-
第四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
一、维生素A
-
二、维生素D
-
三、维生素E
-
四、维生素K
-
-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
一、维生素B1
-
二、维生素B2
-
三、维生素PP
-
四、维生素B6
-
五、泛酸
-
六、生物素
-
七、叶酸
-
八、维生素B12
-
九、维生素C
-
-
第三节 微量元素
-
一、锌
-
二、铜
-
三、硒
-
四、锰
-
五、碘
-
-
-
第五章 糖代谢
-
第一节 概述
-
一、糖的消化吸收
-
二、糖代谢的概况
-
-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
一、糖的无氧氧化
-
二、糖的有氧氧化
-
三、磷酸戊糖途径
-
-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
一、糖原合成
-
二、糖原分解
-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
-
第四节 糖异生
-
一、糖异生途径
-
二、糖异生的调节
-
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
四、乳酸循环
-
-
第五节 血糖及其调节
-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
-
三、血糖水平的异常
-
-
-
第六章 脂类代谢
-
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
一、脂类的消化
-
二、脂类的吸收
-
-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
-
第三节 类脂的代谢
-
一、磷脂代谢
-
二、胆固醇代谢
-
-
第四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
一、血脂
-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
三、血浆脂蛋白代谢
-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
-
-
第七章 生物氧化
-
第一节 概述
-
一、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
-
二、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
三、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
-
-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
一、呼吸链
-
二、ATP的生成
-
三、胞质中的NADH 的氧化
-
四、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
-
-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
-
-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
一、蛋白质的需要量
-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
一、蛋白质的消化
-
二、氨基酸的吸收
-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
-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二、α-酮酸的代谢
-
-
第四节 氨的代谢
-
一、氨的来源
-
二、氨的转运
-
三、氨的去路
-
-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
二、一碳单位的代谢
-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
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
-
-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
第一节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
二、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
第二节 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
-
第三节 核苷酸抗代谢物
-
-
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
-
一、物质代谢的整体性
-
二、物质代谢的可调节性
-
三、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
-
四、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共同的代谢池
-
五、ATP是机体能量储存与利用的共同形式
-
六、NADPH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
-
-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
一、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
二、糖、脂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
-
第三节 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
-
第四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
-
一、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
二、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
三、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
-
-
第十一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调控
-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
一、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
二、DNA复制的酶学
-
三、DNA的复制过程
-
四、反转录
-
五、DNA的损伤与修复
-
-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
一、转录的模板
-
二、RNA聚合酶
-
三、转录过程
-
四、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
五、RNA复制
-
-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
三、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与靶向转运
-
-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调控
-
一、基因表达的基本特性
-
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
三、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
-
-
第十二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
第一节 基因工程
-
一、基因工程相关概念
-
二、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和载体
-
三、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过程
-
四、基因工程与医学的关系
-
-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
-
一、印迹技术
-
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四、DNA测序技术
-
五、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
-
-
第十三章 细胞信号转导
-
第一节 细胞外的信号分子
-
一、细胞外信号分子的分类
-
二、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
-
三、细胞外信号分子的作用特点
-
-
第二节 受体
-
一、受体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
二、受体与配体的作用特点
-
-
第三节 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
-
一、第二信使
-
二、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质
-
三、参与信号转导的酶类
-
-
第四节 信号转导途径
-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
第五节 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
-
二、G蛋白异常与疾病
-
三、信号转导与疾病的治疗
-
-
-
第十四章 肝的生物化学
-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
-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
二、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
三、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
-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
一、胆汁酸的种类
-
二、胆汁酸的代谢
-
三、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
-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
一、胆红素的生成
-
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
三、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
-
四、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与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
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
-
-
第十五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
第一节 血浆蛋白质
-
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与性质
-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
-
第二节 红细胞代谢
-
一、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
二、血红素的合成与调节
-
-
- 参考文献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