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通過分析12年間國內外300個數據洩露案例,勾勒出大數據污染的現狀;通過審視隱私權的新內涵、新表現、新挑戰,剖析大數據隱私侵害的特徵;通過比較6大洲92國(地區)的相關法規,探討全球隱私保護的掣肘。為平衡大數據的機遇和挑戰,本書將分級理論引入隱私保護,提出分級保護框架,分別對隱私主體、隱私數據進行分級;並從自我保護的視角,調查中美“千禧一代”隱私保護的意識與行動,提出精准防禦的原則與策略。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何以成为问题?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污染
-
一 全球性的隐私侵害
-
二 大数据污染的治理
-
-
第二节 隐私保护的多重悖论
-
一 隐私悖论无处不在
-
二 隐私保护掣肘重重
-
-
第三节 解决隐私悖论的新路径
-
一 原路径的失效
-
二 新思路的转向
-
-
-
第二章 重新认识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权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数据处理
-
一 收集: 原生数据与模拟数据
-
二 处理: 数据画像与生物识别
-
-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新内涵
-
一 关涉公民的数字身份
-
二 六项权利与八项原则
-
三 价值化·暴力化·技术化·全球化
-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新表现
-
一 个人数据的不正当交易
-
二 私人活动的全方位监控
-
三 私人领域的无障碍侵入
-
-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新挑战
-
一 以国家安全之名
-
二 以信息知情之名
-
三 数据无障碍跨境流动
-
四 传统道德伦理受侵蚀
-
-
-
第三章 世界各国隐私保护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一节 中美最新隐私法规的比较分析
-
一 中国: 法规分散与制度创新
-
二 美国: 分散立法与行业自律
-
三 中美隐私法规的比较分析
-
-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隐私法规分析
-
一 欧洲6 国
-
二 亚洲3 国
-
三 大洋洲2 国
-
四 非洲2 国
-
五 美洲3 国
-
-
第三节 世界各国隐私保护现状与启示
-
一 现状: 不健全型世界隐私保护地图
-
二 启示: “反技术意志” 全球新标准
-
-
-
第四章 有效保护之一: 对隐私主体进行分级
-
第一节 隐私分级保护的理论框架
-
一 分类及其相关理论
-
二 分级及其相关应用
-
三 隐私分级保护框架
-
-
第二节 隐私主体分级的伦理准则
-
一 隐私保护的伦理准则
-
二 隐私主体分级的准则
-
-
第三节 隐私主体分级的维度
-
一 从性别的角度分级
-
二 从年龄的角度分级
-
三 从职业的角度分级
-
-
第四节 隐私主体的综合分级
-
一 三个维度的综合
-
二 其他维度的综合
-
-
-
第五章 有效保护之二: 对隐私数据进行分级
-
第一节 个人隐私与敏感数据
-
一 数字时代的个人隐私
-
二 敏感数据是核心领域
-
三 敏感数据鉴定与分类
-
-
第二节 敏感数据的定义模式
-
一 敏感数据的法律定义
-
二 敏感数据的定义模式
-
-
第三节 敏感数据的现实悖论
-
一 理论与现实间的悖论
-
二 现实悖论的两种解释
-
-
第四节 隐私数据的分类分级
-
-
第六章 隐私保护的有效性调查: 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
第一节 个人隐私自我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一 关于保护意识的原则
-
二 关于保护行动的原则
-
-
第二节 中美“千禧一代” 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比较
-
一 框架与模型
-
二 中国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
-
三 美国大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
-
四 中美大学生隐私保护意识的比较
-
-
第三节 中美“千禧一代” 大学生的隐私保护行动比较
-
一 中国大学生的隐私保护行动
-
二 美国大学生的隐私保护行动
-
三 中美大学生隐私保护行动的比较
-
-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隐私自我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
一 调研: 价值趋同与文化存异
-
二 现状: 隐私保护有意识无行动
-
三 展望: 小数据思维精准防御
-
-
-
第七章 永恒之悖论: 未完的思考
-
第一节 大数据: 隐私的魔咒?
-
第二节 新技术唤醒暴力与恶
-
第三节 人与技术关系的重构
-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文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英文调查问卷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912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