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財富和事業的成就,無法成就人生的圓滿;
懂得利他的真諦,對別人、對社會產生影響,
才是值得每個人追求的境界。
善的能量會循環,利他才能帶來共好。
透過實踐稻盛和夫以利他為核心的經營思維,嚴心鏞帶著幫助一萬名年輕人的發心,創辦健康蔬食品牌,以共好共榮、以終為始的理念,讓良善的心念傳遞給更多人。
■利他實踐心法,從「心」啟動:
★善的力量也像蝴蝶效應,是會擴散出去的。
★行為的改變經常來自一念之轉,一旦你真的啟動了,自然就會積極去行動。
★唯有找到成就動機,才能真正樂在工作,帶著積極主動的精神去做事。
★「心軟了,腰才會軟。」當你生出柔軟心,就會更願意彎下腰去服務別人。
★要做利他的經營,先要追求員工的幸福,再來是讓客戶感到滿足,最後就是對世界有所貢獻。
★許多日常生活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像是節水節電、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消耗品、支持綠色商品和增加蔬食比例等,都可以隨手做環保。
★改掉舊習慣比較難,建立新的習慣比較容易。大家不妨嘗試一日一蔬食,以彈性素時幫助減少碳排量,一同改善地球暖化的危機。
多年來,心鏞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徑,帶著助人的發心創辦善菓餐飲,希望讓弱勢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表現可圈可點。看到他將多年在創業之路上的學習,以及對助人、推廣蔬食的發心寫成新書,我感到很欣慰,也盼望這樣的分享可以產生漣漪效應,對社會有所幫助。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心鏞是一個有溫度、有愛心的人,對他所投入的工作總是保持高度熱情,對於年輕人的協助更是出自於內心的動機。他透過參加稻盛和夫創立的盛和塾,啟發了企業經營理念,並真心學習及實踐其主張,是我觀察到在台灣少數具體實踐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企業家。很高興他出書分享企業經營理念,相信大家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啓發,一起發揮利他精神,成就共好的社會。
——顏漏有(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AAMA 台北搖籃計畫校長)
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英隆|大通電子執行長
唐國維|台灣盛心塾理事長
郭國榮|喬大地產董事長
劉若瑀|優人神鼓創辦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顏漏有|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AAMA 台北搖籃計畫校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蘇一仲|和泰興業董事長
財富和事業的成就,無法成就人生的圓滿;
懂得利他的真諦,對別人、對社會產生影響,
才是值得每個人追求的境界。
善的能量會循環,利他才能帶來共好。
透過實踐稻盛和夫以利他為核心的經營思維,嚴心鏞帶著幫助一萬名年輕人的發心,創辦健康蔬食品牌,以共好共榮、以終為始的理念,讓良善的心念傳遞給更多人。
■利他實踐心法,從「心」啟動:
★善的力量也像蝴蝶效應,是會擴散出去的。
★行為的改變經常來自一念之轉,一旦你真的啟動了,自然就會積極去行動。
★唯有找到成就動機,才能真正樂在工作,帶著積極主動的精神去做事。
★「心軟了,腰才會軟。」當你生出柔軟心,就會更願意彎下腰去服務別人。
★要做利他的經營,先要追求員工的幸福,再來是讓客戶感到滿足,最後就是對世界有所貢獻。
★許多日常生活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像是節水節電、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消耗品、支持綠色商品和增加蔬食比例等,都可以隨手做環保。
★改掉舊習慣比較難,建立新的習慣比較容易。大家不妨嘗試一日一蔬食,以彈性素時幫助減少碳排量,一同改善地球暖化的危機。
多年來,心鏞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徑,帶著助人的發心創辦善菓餐飲,希望讓弱勢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表現可圈可點。看到他將多年在創業之路上的學習,以及對助人、推廣蔬食的發心寫成新書,我感到很欣慰,也盼望這樣的分享可以產生漣漪效應,對社會有所幫助。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心鏞是一個有溫度、有愛心的人,對他所投入的工作總是保持高度熱情,對於年輕人的協助更是出自於內心的動機。他透過參加稻盛和夫創立的盛和塾,啟發了企業經營理念,並真心學習及實踐其主張,是我觀察到在台灣少數具體實踐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企業家。很高興他出書分享企業經營理念,相信大家可以從這本書得到啓發,一起發揮利他精神,成就共好的社會。
——顏漏有(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AAMA 台北搖籃計畫校長)
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王英隆|大通電子執行長
唐國維|台灣盛心塾理事長
郭國榮|喬大地產董事長
劉若瑀|優人神鼓創辦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顏漏有|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董事長、AAMA 台北搖籃計畫校長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蘇一仲|和泰興業董事長
- 推薦序 以利他的精神,走出不一樣的路/嚴長壽
- 推薦序 平凡人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顏漏有
- 前言 花香蝶自來,功到自然成
-
第一部 利他之心——立志幫助一萬個年輕人
-
01 待人以善,叔叔給我的身教
-
找到不一樣的成就動機
-
真心在乎每一個人
-
同時爬人生的兩座山
-
成為一個可以影響別人的人
-
-
02 受稻盛和夫影響,發願幫助一萬個年輕人
-
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
擴大影響力,可以幫助更多人
-
五十歲找到人生的轉捩點
-
第一個在世界大會做報告的台灣人
-
小野寺聰先生的感人共鳴
-
-
03 有成就動機更能成事,懂孝順就懂感恩
-
找到成就動機,工作和生活更聚焦
-
把同仁當成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的成長
-
成功不必在我,青出於藍有時更勝藍
-
從內在層面啟發自主性,百花齊放不用定於一尊
-
學做事之前,要先學做人
-
先學會孝,人生才會順
-
掌握孝順四層次,人生不留遺憾
-
孝的力量,讓生命逆轉
-
-
04 發揮金三角精神,把愛傳出去
-
用「創業自問」做分析,先找到拳頭商品
-
以「金三角模式」展店,讓愛傳出去
-
以心談引導方向,訂定具體目標
-
互助共好,成功不必在我
-
-
05 以人為本,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
先讓同仁幸福快樂,創造正向循環
-
把客人當家人,用心研發不計成本
-
設想周到,讓人從「喔」到「哇」發出讚美
-
將抱怨視為禮物,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
不裁員、不減薪,挺過疫情明天會更好
-
-
-
第二部 蔬食之味——傳遞綠色蔬食的好味道
-
06 研製久吃不膩、經常想吃的蔬食
-
了解顧客的需求,打破對吃素的既定印象
-
從老味道創造新價值,吃素不言素
-
烘焙靠發酵,蔬食靠醬料
-
研發過程不可或缺的「現場主義」
-
打開天線,聆聽顧客的聲音
-
-
07 向老師傅取經,以匠人精神製作美味
-
尋找能打動人心的蔬食美味
-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感動楊師傅
-
匠人精神並非照表操課
-
一生懸命,追求精進不懈怠
-
挑戰困難,讓客人吃到最新鮮的產品
-
-
08 待客如親,選用好食材
-
食材不設限,試菜不間斷
-
重視生產溯源,減少對人與土地的傷害
-
做對的事,助力自然就會來
-
食材是健康的基本,採購行健村有機糙米
-
在健康裡找美味,在美味裡找健康
-
-
09 打造讓人念念不忘的拳頭商品
-
用料不計成本的海鹽奶油捲
-
就是要夠麻煩,產品才不容易被模仿
-
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
-
-
-
第三部 環保之願——一日一素救地球
-
10 對地球友善,以蔬食減少碳排
-
坐而言還不夠,搶救地球必須有所為
-
友善動物,一念之轉促成改變
-
以蔬食減少碳排,隨手就能做
-
由葷轉素的宜蘭上善豆家
-
善菓堂獲綠裝修設計大賞銅獎
-
對顧客友善,也對同仁友善
-
-
11 蔬食是一種有益身心的生活態度
-
我對蔬食的親身體會
-
免費提供員工餐,讓同仁親近蔬食
-
只要多用點心,蔬食營養不輸肉類
-
讓蔬食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
將蔬食從台灣推向世界
-
-
12 一日一素,以善巧推廣蔬食
-
從彈性素開始,吃素不用有壓力
-
從「不知吃什麼好?」見證台灣蔬食風潮
-
與其改掉壞習慣,不如培養好習慣
-
每日一素,促進蔬食的正向效應
-
推廣蔬食教育,期望達成雙重利他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