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消失的國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4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059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榮獲2016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魯凱族重要代表作家 奧崴尼‧卡勒盛Auvinni Kadreseng,原住民文學重要代表作



這是一本血淚之書。以親身體驗,用細膩綿密、批判又抒情的散文,書寫新好茶部落自遷移到消失的過程。其中每一細節都是書中的靈魂,會讓我們細細品味、沉醉。



◎台灣重要小說家 舞鶴主編「大地原住民」書系,推薦作家

◎撰序推薦/

劉可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王應棠(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當有一天我們的年輕人厭倦了都市的貨幣文化,他們會紛紛上山回家,

原鄉會給他們──一切!



沒有一個村落像我們遭遇得那麼徹底又悽慘。別的村落只是地表鬆動,但村落仍然還存在,所以還可以回家思懷。但古茶部安人的村落連影子都完全徹底不見了,就如一群小孩子們在海邊沙灘上玩起興建高聳的城堡,但漲潮一波大浪來襲之後,完全看不出曾有一絲存在的模樣。當我們把心情冷靜下來,然後想再看一看故鄉的影子,想再重新品味過往的點點滴滴,也只能以淚水收場。

        ──奧崴尼‧卡勒盛



繼《神祕的消失》後,奧崴尼‧卡勒盛以親身體驗,用細膩綿密、批判又抒情的散文,書寫新好茶部落自遷移到消失的過程。這是一本血淚之書,其中每一細節都是書中的靈魂,會讓我們細細品味、沉醉。當我們讀到好茶人在破碎的山河裡重尋、修築、開闢回到原鄉古茶布安之路,內心深處自有嘆息、欣慰與喜悅,這些屬於西魯凱族群的子孫、雲豹的傳人,正在把「夢土」種植在現實裡。

──舞鶴(台灣重要小說家)





1996年賀伯颱風,土石流第一次淹没了台灣屏東魯凱族好茶村的溪谷,11月溪谷復見,但一塊刻滿歲月波紋的大岩石已經不見。七、八百年間,在舊好茶的父祖傳說中顯然未出現這樣重大的地理變遷,何以它在1996年之後,愈發嚴重,到2008年淹沒了好茶村?



原住民部落這幾年,因為天災,更有人禍,導至家鄉破碎,原鄉無法居住,甚至消失,魯凱族好茶部落是近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它不只是魯凱原住民自己的事,它更反應了台灣山林自然的被破壞,我們共同的居住環境遭受到如何的危機,提醒我們回來自省與關心。



這本書以作者自己的親身體驗,用批判又抒情、描述綿密的散文,記載魯凱好茶部落這一段消失的過程,以及作者卡勒盛如何與部落有心重建回鄉之路的族人,艱難尋找奧援,並一磚一石由部落人自己扛上山,把原本破碎無從尋踏的回鄉山路,用血汗鋪出一條讓後代子孫可以回鄉的道路。對於一個曾在我們土地上存在的部落的消失,本書的記錄彌足珍貴;對於原住民渴望回鄉的自造道路心血,本書為我們呈現動人的一景。
  • 推薦序 給Auvinni Kadreseng的序
  • 推薦序 遷移史、歷史記憶與族群文化認同的焦慮
  •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歷史背後的衝擊
  • 第二章 故鄉的最後一幕
  • 第三章 部落大遷移
  • 第四章 我們的新興部落
  • 第五章 自然界的信息
  • 第六章 十週年歲月
  • 第七章 我們的母校消失
  • 第八章 屬哩咕烙子民的豐年祭
  • 第九章 原始傳統雕刻家凋零了
  • 第十章 天災的來臨
  • 第十一章 首次去拜訪安置中心
  • 第十二章 故鄉的災情
  • 第十三章 在嘟啦勒歌樂的最後一夜
  • 第十四章 莫拉克颱風之夜
  • 第十五章 哎~依!我故鄉
  • 第十六章 我們要往何處?
  • 第十七章 尋找回家的路
  • 第十八章 探勘羊腸小徑
  • 第十九章 探勘斷崖小徑
  • 第二十章 斷崖小徑施工的情形
  • 第二十一章 古道的價值意義
  • 第二十二章 禮納里的時代來臨
  • 第二十三章 祖先的巴哩屋也消失了
  • 結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