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創意的20個抽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發想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9554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從生活到工作,



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等著解決,



除了邏輯思考,創意發想也很重要。



 



一本書,幫助我們發揮好奇心,



輕鬆蒐集情報、分類資訊、培養靈感,



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每天接收很多訊息和情報,如果逐一認真以對,無疑是毀滅自己的行為。



 



  作者內田和成建議我們,將每天所見所聞的情報進行分類,將這些資訊放在「創意抽屜」,也就是「隱藏在腦中的資料庫」。每個創意抽屜都有一個關鍵字,可以將相關的資訊放進同一個抽屜。時機一到,情報自然而然會在對的時間點浮現、立即派上用場。至於那些怎麼想都想不起來的情報,就代表並不是很重要。





  以內田為例,他有20個創意抽屜,每一年隨著趨勢變化更新一次。例如1998年創意抽屜的關鍵字包括:假說、驗證、資訊科技(IT)、電商(EC)、情報服務產業、網路、組織學習。到了2008年,創意抽屜的關鍵字包括:假說思考、市場行銷、電子錢包、Web 2.0、典範轉移、企業再生、跨界、新創。



 



  「創意抽屜」幫助我們面對龐大情報時,蒐集資料、整合情報,進而產生靈感、培養「問題意識」,像是對於日常生活所見所聞抱持好奇心,了解自己對於眼前現象有所反應的原因,凡事問「為什麼?」例如:





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暢銷產品、熱門話題……)?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受(好好看、好好吃……)?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直覺(怪怪的、很不妙……)?

在我的印象中,同樣的現象曾經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

我的工作可以如何活用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感受?





  內田提醒我們,創意的生成不能過度依賴數位(digital)工具和3C產品,離開電腦或手機,站起來走一走,找人聊一聊,培養類比(analog)思考也很重要。



 

  從《假說思考》、《論點思考》、《右腦思考》,這本《創意的20個抽屜》有許多案例,讓我們輕鬆學會如何分辨重要的情報並且做好分類,日後就能輕鬆活用。懂得選擇情報、活用情報,就能脫離邏輯思考的限制,擁有創意思考和嶄新發想的能力。做好「輸入」和整理的工作,「輸出」就水到渠成了。
  • 前言 出書緣起
  • 序 只是將生活融入工作,就能豐富想像力
  • 第一章 問題意識孕育出靈光乍現
    • 何謂靈光乍現?
    • 「異業競爭策略」來自於電視節目
    • 問題意識孕育出連鎖反應的想像力
    • 無法突破創新的兩難之可怖
    • 成功的反撲
    • 顧客導向的汽車竊盜集團
    • 從小量化包裝到分享經濟
    • 《假說思考》也誕生自靈光乍現
  • 第二章 以類比發想蒐集情報
    • 不要整理情報,也不要記住情報
    • 自己專屬的情報更有價值
    • 生成創意所需要的情報
    • 別讓媒體耍得團團轉
    • 電車車廂是情報來源的寶庫
    • 東張西望的好奇心
    • 不需要勉強自己蒐集情報
    • 怎麼想都想不起來的情報,就是不怎麼樣的情報
    • 在腦中做記號的方法
  • 第三章 把情報放著發酵熟成
    • 創意的二十個抽屜
    • 順應時代變遷調整抽屜
    • 奧夫特總教練的牛
    • 自由自在的虛擬抽屜
    • 製作一個工作用的抽屜
    • 「養」抽屜的方式
    • 情報不要整理,直接擱著即可
    • 時間能讓情報發酵熟成
    • 用右腦截取的景色
  • 第四章 類比思考有助於創意的生成
    • 為什麼傳統的類比勝於數位呢?
    • 船長的嘴唇
    • 並列列舉
    • 威脅型人才
    • 把別人當成石蕊試紙培養創意
    • 一個人也能靈光乍現的方法
    • 用類比方式比較易懂
    • 標題是閃過腦海的方式
    • 問題意識用標題呈現
    • 無法預測打不中的一拳
    • 右腦的連鎖反應就是靈光乍現
    • 差不多就好,勝過邏輯
    • 若是思路塞住了,就用右腦來俯視
  • 第五章 提昇創造力的右腦想像
    • 創意的生成,源於右腦與左腦的連鎖反應
    • 靈光乍現的過程
    • 以成為「向那個人問問看」的人才為目標
    • 聊一聊、寫下來、站起來、走一走
    • 靈光乍現無法從全文搜尋中產生
    • 自己的創意空間
    • 創意的生成,來自「公私混為一談」
    • 想要有靈感,就要重視「為什麼?」
  • 結語 從生活者的角度觀察和感受,讓人更有創意
    • 你是工具人?還是工作人?
    • 以生活者的身分工作,以工作者的身分生活
    • 從不起眼的一萬日圓,想想看重大的話題
  • 圖表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