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信解行證入華嚴:華嚴經法要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2/01/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5989347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讀華嚴,方知佛家富貴!
富貴的《華嚴經》是難得窺見無盡法界的經典。
內容闡述「佛境界」與「成佛的方法」,
廣大富麗、神聖莊嚴、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此生不讀一回,甚是可惜!
本書導讀整部《華嚴經》,容易閱讀,
文筆鋪排令人感受到華嚴世界的情境與風華,
猶如一本深入淺出的現代小華嚴。
《華嚴經》每一場法會都是驚人的空間廣度,而且萬法相通互融,非孤立隔絕,佛境界的廣大無礙、重重無盡,令參與華嚴盛會的菩薩聖眾各個驚豔。
在佛光照耀的漸次增廣中,菩薩聖眾隨光之散射,信心漸勝,終令起信者的心量開廣無盡。
然而隨光遍觀無盡法界,卻見唯有能觀的心在。迴觀能觀的心,亦無內外,內外無礙,方入十住初心。
看似複雜難懂的《華嚴經》,若從本經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架構來掌握,就能胸有成竹,慢慢得入華嚴境界。而且本經不是空談玄理的天書,其實是實實在在的修行寶典,作者在長年研讀華嚴的過程中,對修行之路益發清楚明白而堅定篤實,彷彿有了修道地圖,了然於胸。
本書的撰寫方式,大章節以「信、解、行、證」四分來建構,一方面合乎經文的脈絡,一方面豁顯華嚴修行次第的總原則。內容則是從各品的核心觀念、修行法門、蘊涵法義等等一品一品地導讀《華嚴經》,同時介紹如何將華嚴的智慧運用在生活中,各章並輔以「華嚴小百科」,分享有關《華嚴經》的佛教術語。
本書主要是依據華嚴四祖澄觀大師的《疏鈔》和李通玄長者的《新華嚴經論》,其中的十地階位特別參考引用印順導師的解說,導師以平淺的語言將登地菩薩修行的方法、奧祕,解析得清楚明白、淺顯易懂,亦為參考依據。
富貴的《華嚴經》是難得窺見無盡法界的經典。
內容闡述「佛境界」與「成佛的方法」,
廣大富麗、神聖莊嚴、圓融無礙、不可思議,
此生不讀一回,甚是可惜!
本書導讀整部《華嚴經》,容易閱讀,
文筆鋪排令人感受到華嚴世界的情境與風華,
猶如一本深入淺出的現代小華嚴。
《華嚴經》每一場法會都是驚人的空間廣度,而且萬法相通互融,非孤立隔絕,佛境界的廣大無礙、重重無盡,令參與華嚴盛會的菩薩聖眾各個驚豔。
在佛光照耀的漸次增廣中,菩薩聖眾隨光之散射,信心漸勝,終令起信者的心量開廣無盡。
然而隨光遍觀無盡法界,卻見唯有能觀的心在。迴觀能觀的心,亦無內外,內外無礙,方入十住初心。
看似複雜難懂的《華嚴經》,若從本經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架構來掌握,就能胸有成竹,慢慢得入華嚴境界。而且本經不是空談玄理的天書,其實是實實在在的修行寶典,作者在長年研讀華嚴的過程中,對修行之路益發清楚明白而堅定篤實,彷彿有了修道地圖,了然於胸。
本書的撰寫方式,大章節以「信、解、行、證」四分來建構,一方面合乎經文的脈絡,一方面豁顯華嚴修行次第的總原則。內容則是從各品的核心觀念、修行法門、蘊涵法義等等一品一品地導讀《華嚴經》,同時介紹如何將華嚴的智慧運用在生活中,各章並輔以「華嚴小百科」,分享有關《華嚴經》的佛教術語。
本書主要是依據華嚴四祖澄觀大師的《疏鈔》和李通玄長者的《新華嚴經論》,其中的十地階位特別參考引用印順導師的解說,導師以平淺的語言將登地菩薩修行的方法、奧祕,解析得清楚明白、淺顯易懂,亦為參考依據。
- 推薦讚文 賢度法師
- 〔導讀〕好好讀華嚴,讀華嚴好好 李治華
- 〔自序〕無盡法藏《華嚴經》
-
總論
-
《華嚴經》的結構—信解行證
-
《華嚴經》的七處九會—赴華嚴海會聽佛菩薩說法
-
-
第一部 信
-
第一會
-
佛陀的神祕花園—第一〈世主妙嚴品〉
-
菩提樹下現瑞相—第二〈如來現相品〉
-
普賢廣大功德海—第三〈普賢三昧品〉
-
佛海.眾生海.大悲行海—第四〈世界成就品〉
-
華藏世界海—第五〈華藏世界品〉
-
毘盧遮那佛的本生故事—第六〈毘盧遮那品〉
-
-
-
第二部 解
-
第二會
-
從萬德洪名起修—第七〈如來名號品〉
-
由世間到出世間—第八〈四聖諦品〉
-
啟動自性的光明—第九〈光明覺品〉
-
斷疑生智信—第十〈菩薩問明品〉
-
眾生無盡.我願無窮—第十一〈淨行品〉
-
成佛的基礎:淨信而發心—第十二〈賢首品〉
-
-
第三會
-
初住,生命的覺醒—第十三〈昇須彌山頂品〉
-
讚佛甚深功德海—第十四〈須彌頂上偈讚品〉
-
見性、發心、安住—第十五〈十住品〉
-
風行於空中—第十六〈梵行品〉
-
發心,就開悟了—第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
於世無依無退怯—第十八〈明法品〉
-
-
第四會
-
一切唯心造— 第十九〈昇夜摩天宮品〉第二十〈夜摩宮中偈讚品〉
-
菩薩心腸菩薩行—第二十一〈十行品〉
-
華嚴行海無盡藏—第二十二〈十無盡藏品〉
-
-
第五會
-
迴向供養諸如來—第二十三〈升兜率天宮品〉
-
讓心發光、發熱—第二十四〈兜率宮中偈讚品〉
-
迴向如風行於空—第二十五〈十迴向品〉
-
-
第六會
-
如空中風相—第二十六〈十地品〉
-
歡喜捨得的初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離垢清涼的二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初綻智光的三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慧光熾焰的四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難修難勝的五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勝智現前的六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方便遠行的七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如如不動的八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善慧說法的九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法雲灌頂的十地菩薩—第二十六〈十地品〉
-
-
第七會
-
等覺菩薩之三昧大定—第二十七〈十定品〉
-
神妙難測的智通—第二十八〈十通品〉
-
忍.忍.忍—第二十九〈十忍品〉
-
不可說不可說—第三十〈阿僧祇品〉
-
功德大.法界沐恩波— 第三十一〈壽量品〉第三十二〈諸菩薩住處品〉
-
妙不可言而略言—第三十三〈佛不思議法品〉
-
佛身相海無窮盡—第三十四〈如來十身相海品〉
-
小中盡見無限—第三十五〈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
圓滿普賢願—第三十六〈普賢行品〉
-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第三十七〈如來出現品〉
-
-
-
第三部 行
-
第八會
-
行行重行行—第三十八〈離世間品〉
-
-
-
第四部 證
-
第九會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三十九〈入法界品〉
-
廣大行願無量境—第四十〈普賢行願品〉
-
-
- 〔拉頁〕攝大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為四分五周因果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