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閱讀德國史的第一個步驟,須先釐清一個重要的概念:「什麼是德國?」讀者們也許要問,這不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嗎?然而這個問題,恐怕連德國人也無法清楚回答,因為歷史上的德國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在中古時期,德意志是由一千八百多個擁有獨立主權的領邦所構成,不但沒有中央政府,甚至連疆域也不固定,與現在大家所認知的國家,相當不一樣。
數十年來,國內有關德國史的相關著作多半為英美學術著作之轉引或翻譯,這些著作以英美的角度觀察德國歷史發展,內容取材未必儘能符合國內讀者之需求,也無法清楚說明德國歷史的基本概念。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在大學講授德國史相關課程的心得,根據受課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而設計,希望對各課題做較適合的說明,以期提供國內讀者一個不同的視角。
本書撰寫時,除多方徵引英、美、德、奧各家說法、力求客觀之外,書中所引文字,多標示德文原文,除了希望讀者能因此對德國史有較直接的認識,也希望提供有意近一步探索相關問題者較便捷的基礎。
數十年來,國內有關德國史的相關著作多半為英美學術著作之轉引或翻譯,這些著作以英美的角度觀察德國歷史發展,內容取材未必儘能符合國內讀者之需求,也無法清楚說明德國歷史的基本概念。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在大學講授德國史相關課程的心得,根據受課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而設計,希望對各課題做較適合的說明,以期提供國內讀者一個不同的視角。
本書撰寫時,除多方徵引英、美、德、奧各家說法、力求客觀之外,書中所引文字,多標示德文原文,除了希望讀者能因此對德國史有較直接的認識,也希望提供有意近一步探索相關問題者較便捷的基礎。
- 增訂三版序
- 自 序
-
第I篇 從部落到帝國
-
第一章 德意志史的開端
-
前 言
-
第一節 日耳曼族
-
第二節 日耳曼部落社會與羅馬帝國
-
第三節 法蘭克王國的成立與發展
-
第四節 卡爾大帝(Karl der Große,742-814年)
-
第五節 法蘭克帝國之分裂
-
第六節 德意志早期歷史中的幾個王室
-
第七節 德意志地區與十字軍
-
第八節 中古社會生活一景:紅鬍子的盛宴
-
-
第二章 中古時期的德意志
-
第一節 德意志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
第二節 帝國會議之召開
-
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概說
-
第四節 政教再次衝突
-
第五節 漢撒同盟
-
第六節 十五世紀德意志地區社會組織
-
第七節 中古晚期的生活
-
第八節 疾病、瘟疫與醫療
-
第九節 猶太人
-
-
第三章 十六、十七世紀的發展
-
第一節 哈布士堡王室與義大利戰爭
-
第二節 傭兵制度與戰爭
-
第三節 馬丁路德與宗教分裂
-
第四節 農民與農民戰爭
-
第五節 宗教戰爭
-
第六節 反宗教改革與宗教迫害
-
第七節 三十年戰爭
-
-
第四章 絕對君權時期
-
第一節 十七世紀德意志地區的發展
-
第二節 布蘭登堡─普魯士的興起
-
第三節 普魯士王國成立
-
第四節 奧地利的發展
-
第五節 其他德意志諸侯的發展
-
第六節 什列西恩戰爭與七年戰爭
-
-
第五章 法國大革命與德意志社會
-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前的德意志城市與鄉村
-
第二節 啟蒙思想
-
第三節 平民社會狀況
-
第四節 法國大革命對德意志地區之衝擊
-
第五節 德意志地區之「新秩序」
-
第六節 解放戰爭
-
第七節 維也納和會
-
-
第六章 工業革命與德意志地區的發展
-
第一節 1815年以後的政治發展
-
第二節 神聖同盟與德意志聯邦
-
第三節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社會與經濟發展
-
第四節 法蘭克福大會
-
第五節 以「小德意志」為建國基礎
-
第六節 從德意志關稅同盟到北德聯邦
-
-
-
第II篇 帝國成立
-
第七章 德意志帝國
-
第一節 德法戰爭
-
第二節 俾斯麥與普魯士之擴張
-
第三節 德意志帝國成立
-
第四節 帝國初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
第五節 帝國初期內政
-
第六節 帝國的外交與俾斯麥體系
-
-
第八章 德意志帝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
第一節 帝國主義
-
第二節 1890年以後德意志帝國的對外政策
-
第三節 從史利芬計畫到大戰爆發
-
第四節 停戰與議和
-
第五節 戰後的局面
-
-
第九章 從威瑪共和到第三帝國
-
第一節 威瑪初期的混亂
-
第二節 威瑪共和早期的政況
-
第三節 第三帝國的成立
-
第四節 德國內部的反抗
-
第五節 德國無條件投降
-
-
-
第III篇 新國家的發展
-
第十章 戰後德國
-
第一節 德意志帝國瓦解
-
第二節 1949年到1972年間的發展
-
第三節 從和談到統一
-
第四節 戈巴契夫「開放」「重建」對東西德的影響
-
-
-
附 錄
-
大事年表
-
參考書目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6530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