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本能地逃離陰影, 但陰影總會出其不意地一再出現, 只為了提醒我們:擁抱陰影才是人生的解方。 「陰影」是榮格心理學重要的入門概念,貫串體系,榮格的女弟子馮.法蘭茲甚至大膽疾呼:「陰影就是無意識整體。」那些令我們厭惡、憤恨、忌妒、鄙視的人或特質,就是陰影的躲藏之所。它總是投射在親近的人身上,例如煎熬的親子與伴侶關係,往往反映著我們的陰影議題。但其實,陰影是自我的一部分,更是創造、圓滿自我的活水。要解開心中枷鎖、邁向完整,我們不得不低頭親近一度被自己捨棄的陰影。 榮格分析師強森是位優秀的說書人,他在本書中從西方文化、歷史與宗教的觀點切入,由個人、集體與原型三個基本面向,交織日常經驗和文化歷史故事,破解二元對立世俗性觀點的迷思,揭示陰影的神聖價值。 強森剖析,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自我如何與原始陰影分離、分離後的傾向(例如英雄崇拜、貶低他人)、壓抑陰影的後果(情緒失控、中年危機、婚姻觸礁甚至戰爭)。強森也告訴讀者如何在生活乃至宗教層面融合自我與陰影。最後,他以曼陀羅與靈光的圖像為例,強調結合對立面的重要性,而擁抱陰影的方法就在日常中。 擁抱陰影意味著勇敢面對失衡,當意識到失衡的那刻起,我們離身心平衡又更近了一些。 若想拒絕他人的陰影,不需要反擊,而要像優秀的鬥牛士閃過公牛一樣。 尊重並接受自己的陰影,是極為深刻的靈性修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體驗。——羅伯特‧強森
- │推薦序一│本來無一物:閱讀《擁抱陰影》/魏宏晉
- │推薦序二│擁抱陰影/鐘穎
- │導讀│修行始於接納陰影/李孟潮
- │導論│
-
│第一章│陰影
-
陰影的起源
-
平衡文化與陰影
-
投射的陰影
-
陰影中的黃金
-
中年的陰影
-
儀式的世界
-
-
│第二章│浪漫愛情化身陰影
-
投射神的形象
-
浪漫主義的個人經驗
-
宗教經驗中似非而是的悖論
-
悖論的奇蹟
-
愛與權力的悖論
-
陰影是通往悖論的入口
-
-
│第三章│靈光
-
靈光的療癒本質
-
語言也是靈光
-
靈光的人性層面
-
- 關於作者
- 延伸閱讀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