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中國做母親的是世間最不幸的女子。自從十餘歲出嫁之後,一生連小產、死產在內,可以懐孕十餘次以至二十餘次。……中國人民的生活程度須要改進,這是無論什麽人都承認的一個目標。如想達到這個目標,有好些事是非做不可的,其中有一件便是節制人口。」
吳景超為民國初年知名社會學家,曾任清華大學教授,早年研究領域遍及中國各類現代化問題,被後世譽為中國現代都市社會學研究的開創者。
接受新思想潮流洗禮的吳景超,以社會科學的專業角度分析民國初期中國人口問題、國家制度,對社會種種體制提出建議與評論,本書收錄其與當時知識份子的來往筆談論戰以及社會觀察,為研究近代中國寶貴的資料。
「在工業革命以後,情形便大不同了,以前幾百人幾千人所做的工,現在只要一架機器便可做成。所以我們爲想加增一國的生產,與其創造肉機器,不如創造鐵機器,因為鐵機器的效率遠非肉機器可比。中國人口的龐大,阻礙了中國的近代化。近代化的主要條件,便是用機械的生產方法,來代替筋肉的生產方法。」──吳景超。
吳景超為民國初年知名社會學家,曾任清華大學教授,早年研究領域遍及中國各類現代化問題,被後世譽為中國現代都市社會學研究的開創者。
接受新思想潮流洗禮的吳景超,以社會科學的專業角度分析民國初期中國人口問題、國家制度,對社會種種體制提出建議與評論,本書收錄其與當時知識份子的來往筆談論戰以及社會觀察,為研究近代中國寶貴的資料。
「在工業革命以後,情形便大不同了,以前幾百人幾千人所做的工,現在只要一架機器便可做成。所以我們爲想加增一國的生產,與其創造肉機器,不如創造鐵機器,因為鐵機器的效率遠非肉機器可比。中國人口的龐大,阻礙了中國的近代化。近代化的主要條件,便是用機械的生產方法,來代替筋肉的生產方法。」──吳景超。
- 吳景超兩本著作的編輯前言/蔡登山
- 導讀:吳景超的學術及人生道路/謝泳
- 吳景超‧龔業雅‧梁實秋/蔡登山
- 編輯書前註
-
吳景超的社會觀察
-
世界上的四種國家
-
民族學材料的利用及誤用
-
社會學觀點的應用
-
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
-
中國的政制問題
-
耕者何時有其田?
-
論地主的擔負
-
中國的人口問題
-
經濟的改造
-
生產效率與生活程度
-
六十年來的中國經濟
-
書評:婚姻向何處去?
-
論耕者有其田及有田之後
-
中國工業化的資本問題
-
家庭與個人職業
-
私有財產與公有財產——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
論經濟自由——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
資本形成的途徑——美蘇經濟制度述評之一
-
蘇聯的生活程度
-
美、蘇對外的經濟關係
-
- 附錄:吳景超先生主要著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