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海風雲見證錄.採訪報導篇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68167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8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作者徐博東教授過去曾經發表、有關臺灣問題的採訪報導彙集整理,
收錄了1989年以來海內外媒體對作者關於臺灣問題各方面的採訪報導。
其系列作品另有《政論篇》(上、下)、《時事評論篇》,
同樣是自1989年以來發表的有關臺灣問題的研究論文、調研報告、時事評論等的彙集整理,
共收文五百七十餘篇,共計兩百餘萬字。
  • 版權信息
  • 序一 祝《台海風雲見證錄》出版
  • 序二 徐博東教授:大陸對台“民間發言人”
  • 序三 從路邊攤到大飯店
  • 序四 徐博東教授:比民進黨還瞭解民進黨的大陸學者
  • 序五 博東,從一隻孤鳥起飛
  • 自序 祖國統一志業,永不言退
  • 1988年~1995年
    • 不得已的缺席,臺灣史研討會今天揭幕,大陸兩學者文到人不到
    • 短訊:祝臺灣史學術研討會順利成功
    • 大陸首次寄送兩篇論文共同社認為這種動向值得關注
    • 臺灣舉辦臺灣史學術研討會大陸學者直接在台發表論文
    • 台局勢明年仍將動盪
    • 兩岸條例,大陸法界有褒有貶
    • 篡改臺灣史暗藏玄機
  • 1997年
    • 鄧小平過世,大陸對台學者認為兩岸關係不會有變化
    • 大陸學者:兩岸僵局最快年底解凍
    • 分裂祖國,終將失敗
    • 京臺灣問題專家座談指出一國兩制香港成功實踐推動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 大陸研究臺灣智庫人士訪台
    • 李“總統”回應江澤民報告的提法大陸不會接受
    • 大陸學者認為目前形勢有利兩岸政治談判
    • 縣市長選舉的意義
    • 中共對台策略將作調整
  • 1998年
    • 專訪北京學者,談裴利的“無條件”說
    • 大陸學者:研討會本身就是件好事兩岸是民進黨是否執政關鍵
    • 大陸學者肯定民進黨辯論兩岸政策
    • 大陸學者:許惠祐能否訪大陸,關鍵在目的
    • 徐博東:中美聯合記者會仿佛是“辯論會”
    • 大陸學者:李“總統”談話語意雖緩並無新意
    • 徐博東教授:“三通”和戒急忍用臺灣最終將不得不對大陸讓步
    • 大陸學者:兩岸對辜汪會晤“不滿意但都能夠接受”
  • 1999年
    • 徐博東否認羅文嘉曾向他傳達陳水扁不搞“台獨”的意向
    • 民進黨調整策略為時已晚
    • 大陸官員:不可能讓陳水扁來
    • 北京學者指臺灣應救災為先,不必泛政治化
    • 大陸學者認為辜振甫再訪大陸不可能
    • 大陸學者對“臺灣安全加強法案”的反應
    • 大陸學者對陳水扁經貿政策的反應
    • 中共如何看待澳門回歸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 北京不會武力威嚇臺灣
  • 2000年
    • 阿扁“台獨”立場未改,圖為選舉打“安定牌”
    • “安全問題能把陳水扁打下去”
    • “台獨”定義遭緊縮
    • 大陸學者:選擇“台獨”,就是選擇戰爭
    • 陳水扁不放棄“台獨”,去不了大陸
    • 李遠哲挺扁大陸學者兩樣情
    • 海協會今開記者會加強批“獨”
    • 嚴打“台獨”大陸點名批判“獨”派候選人
    • 兩岸關係處十字路口
    • “扁”勝不代表“獨”贏“一個中國”不可逾越
    • 大陸學者促陳水扁回到“一中原則”
    • 徐博東:陳水扁不要存在幻想
    • 如與堅持“台獨”的陳水扁談判,中國政府就是“唾面自乾”
    • 臺灣“大選”結果跌碎大陸眾多專家眼鏡
    • “李登輝被轟下臺完全是咎由自取”
    • 大陸學者評阿扁當選,不再提寄希望台當局
    • 大陸學者徐博東:陳水扁不見得敢實踐“台獨”
    • 大陸學者徐博東疑扁將持續李登輝路線
    • “一中”解套:回到國統綱領及“九二共識”
    • 徐博東指大陸可接受臺灣回到國統綱領“一中”內涵
    • 對台學者:阿扁模糊承認“一中”北京可接受
    • 徐博東教授:難以期望陳水扁明確回應“一中原則”
    • 福建軍演大陸學者認不能簡單視為例行性演習
    • 北京:台海未見“柳暗花明”
    • “兩國論”下絕不握手言和
    • 民進黨大陸政策將繼續調整
    • 北京學者:大陸對台政策基調不會改變
    • 另類接觸,大陸學者首度為民進黨刊物撰稿
    • 應邀給《中國事務》季刊寫文章,大陸學者“套住”民進黨
    • 徐博東:九二精神已事過境遷不可行了
    • 北京:扁仍回避“一中”議題
    • 台當局無誠意改善兩岸關係
    • 江澤民重申只要臺灣承認“一中”什麼都可談
    • 大陸學者:扁若任“國統會”主委北京將肯定
    • 大陸學者:陳水扁應速走出困境拿出自己政策
    • 加強民進黨研究,北京聯大將設台研所
    • 大陸學者:謝較務實但未超脫扁說法
    • 化解僵局,大陸學者樂觀其成
    • 對台學者:不接受“一中原則”講什麼都是“瞎扯淡”
    • 徐博東:兩岸僵持蓄積危險能量
    • 兩岸複談學者認短空長多
    • 北京學者:“罷免”風暴只是陳水扁的一場虛驚
    • 臺灣問題也應尊重大陸人意見
    • 跨黨派小組共識,文字遊戲,歧見猶存
    • 國台辦記者會後大陸學者談感受,為李遠哲訪大陸留伏筆
    • 臺灣研究已成大陸顯學,高校也紛紛加入
    • 研究的重點是民進黨
    • 大陸學者:美國不是中立調停者,對美不抱期望
    • 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行座談,分析臺灣政局和兩岸關係
  • 2001年
    • 陳水扁跨世紀新年談話北京學者:有善意但誠意不足
    • 北京對台學者:扁談話未具體回應“一中原則”
    • 大陸學者:堅持“一中”,兩岸複談基礎
    • 徐博東表示“和平統一”仍為對台政策最上策
    • 李登輝赴日,大陸學者:扁李“台獨”勢力再次合作的最佳證明
    • 陳“總統”願兩岸對話大陸學者:“無條件說”已是前提
    • 學者談臺灣當局領導人施政:一年跳票知多少
    • 陳水扁“有恃無恐”,台海局勢更趨危險
    • 大陸學者:臺灣當局政經壓力倍增
    • 美新政府與兩岸關係研討會今起舉行
    • 大陸學者:共識若成政策,是扁當局“不小的突破”
    • 大陸學者:錢其琛“新三段論”已展現極大誠意
    • 台被迫鬆綁“戒急用忍”
    • 臺灣選舉結果讓北京驚愕不已
  • 2002年
    • 必須警惕“漸進式台獨”的分裂舉動
    • 大陸學者:民進黨為“公投”作準備
    • 大陸學者評“漸進式台獨”
    • “三通”談判成功關鍵,端視民進黨是否有誠意
    • 學者指陳水扁煽動對抗大陸
    • 陳水扁“台獨”言論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嚴重挑釁
    • 北京臺灣問題研究學者答臺灣記者問
    • 統派人士指美國反華,培植“台獨”勢力
    • 陳水扁的拒統促“獨”圖謀必將失敗
  • 2003年
    • 台海和解是否“春暖花開”
    • 連戰“和平之旅”要過4關
    • 徐博東:回顧“汪辜會談”給兩岸的重要歷史啟示
    • 有關專家積極評價章孝嚴的兩岸貨運包機直飛方案
    • 徐博東評陳水扁的選舉策略
    • 剖析民進黨,國台辦年底出書
    • 新書出版《大陸學者眼中的民進黨》徐博東新作
    • 《透析臺灣民進黨》:大陸首部研究民進黨論文集
    • 徐博東指出:臺灣當局應嚴懲島內“人蛇”集團
    • “公投制憲”就是“台獨制憲”
    • 專家解讀大陸為何在此時對台當局言行反應強烈
    • 學者:大陸對台反應並不是要介入台明年“大選”
    • “台獨”時間表也是統一時間表
    • 大陸臺灣問題專家學者就臺灣形勢回答記者問
    • 大陸主動姿態遏制“台獨”
    • 徐博東評臺灣的“公投立法”
    • 專家解讀美對台政策
    • 陳水扁狡詐無信,否認“四不一沒有”
  • 2004年
    • 台海戰爭繃在藍綠勝敗的弦上
    • “台獨”分子上演醜劇
    • 陳水扁重申“台獨時間表”是破壞台海現狀挑釁行為
    • 涉台智庫:北京已備妥文武兩套方案回應台選
    • “3•20”臺灣重現“藍”天
    • “公投”未過危機暫解,臺灣政局不安,北京智庫愁容寫在臉上
    • 扁繼續執政,大陸對台有四種政策可供選擇
    • 國台辦:臺灣局勢若失控,大陸不會坐視不管
    • 被拒入台,徐博東籲民進黨心胸要開闊
    • 就“5•17聲明”徐博東與陳文茜對談錄
    • 徐博東與郭正亮、羅志明隔海辯論實錄
    • 徐博東:對阿扁就職演說,大陸“興趣不大”
    • 陳水扁要走“台獨”之路,就等著打仗吧
    • 臺灣問題專家指出:臺灣當權者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 扁2006搞“制憲”就是“台獨”重大事變
    • 專家分析從“聽其言,觀其行”到“聽我言,觀你行”
    • 臺灣飛碟電臺主播李永萍專訪徐博東實錄
    • 精心包裝,欺騙輿論
    • 大陸學者:遏制“台獨”是當務之急
    • 徐博東:“三通”前景不樂觀
    • 北京學者:認清陳水扁“假和平、真台獨”面目
    • 徐博東:美擔心台誤判其政策,談話顯示戰略清晰
  • 2005年
    • 學者:日美修防約意在影響《反分裂國家法》立法
    • 包機落幕,“三通”還有多遠?
    • 徐博東解讀胡錦濤對台四點意見體現新意深意
    • 對台政策新思路剛柔並濟
    • 專家:《反分裂國家法》已提升為全民和國家意志
    • 徐博東:反分法以法律規範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方針
    • 徐博東:“台獨”是癌症,“中藥”治不了
    • 徐博東教授建議國家文物局批准“丘逢甲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北京聯大臺灣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京隆重舉行
    • 北京聯大臺灣研究院揭牌
    • 台研院:從“路邊攤”到“大飯店”
    • 談鐘佳濱以適當身份及適當名義現身北京
    • 國共達成“共同願景”民進黨有壓力
    • 專家稱不送熊貓言之尚早,滬動物園未聞此事
    • 專家:臺灣意識與華夏情懷可接軌
    • “5•17聲明”是對台新思維的真正開端
    • 大陸學者:張俊雄難以打破僵局
    • 不敢“急獨”也不棄“台獨”,扁兩岸政策“五馬分屍”
    • 陳水扁近期言行大陸失望
    • 專家:“胡扁會”不會在“第三國”舉行
    • 新黨主席將訪大陸,臺灣大陸熱難冷卻
    • 徐博東:國民黨會分派,不會分裂
    • 專家:帶回島內最缺的民族精神
    • 大陸學者:馬英九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訪大陸障礙小
    • 樁腳選舉時代結束言之過早
    • 徐博東:大陸“以民為本”理念扭動兩岸僵局
    • “反分裂法”反向啟動兩岸關係“僵冷之水”
    • 學者指出:反“台獨”形勢依然嚴峻,需防患於未然
    • 台當局拒絕陳雲林赴台,暴露出民進黨執政困境
    • 徐博東:兩年內兩岸關係難突破
  • 2006年
    • 北京學者:陳水扁挑動兩岸,挽救威信
    • “廢統”論再露“台獨”險惡用心
    • 北京智囊透露:北京對扁“廢統”已有預案
    • 美國之音:美對扁“終統”最終反應並未就此終結
    • 學者:大陸要保持高警惕
    • 《反分裂國家法》衝擊“台獨”話語霸權
    • 急於擺脫弊案困擾怕美施壓,扁拿“統一條件”騙人
    • 北京聯大台研院舉行建院一周年慶典
    • 中共關注兩岸,升高對台研究
    • 民進黨臺北高雄市長初選投票延續黨內頹勢
    • 扁“放權”是權謀,對兩岸則是利多
    • 徐博東:大陸對臺灣政局變化已準備各種預案
    • 刺殺馬英九就是“台獨”重大事變
    • 徐博東臺上批“台獨”,林濁水台下夢周公
    • 徐博東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臺灣政局
    • 陳水扁不會辭職,會垂死掙扎
    • 花蓮巨石落戶北京,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今閉幕
    • 徐博東:以高峰論壇推動兩岸客家文化經濟發展
  • 2007年
    • 陳水扁元旦講話未提“憲改”是兩手策略
    • 臺北故宮豈能“去中國化”專家:對文物粗暴踐踏
    • 民進黨搞“正名”,省去統一後改名麻煩
    • “第二共和憲草”實質是謀求“法理台獨”
    • 大陸媒體:馬英九新中間主義,北京須應對
    • 北京:“第二共和”觸及“台獨”
    • 一份什麼樣的“決議文”?
    • 學者:十七大報告顯示兩岸關係主題仍是和平發展
    • 十七大報告對台政策五大特點
    • 民進黨為維護政權可以不擇手段
    • 北京聯大台研院舉行研討會
    • 美國駐華使館一秘胡望中專訪徐博東院長紀要
  • 2008年
    • 徐博東院長接受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專訪紀要
    • 徐博東:“西瓜”較“鐘擺”幾率大
    • 推動兩岸客家交流合作,弘揚中華文化
    • 儒學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基礎
    • 樂見2008年兩岸“三通”有較大突破
    • 大陸或同意台以“中華臺北”身份參與世衛
    • 兩岸關係已和平發展?徐博東:過於樂觀
    • 馬英九兩岸政策未受李登輝影響而倒退
    • 兩會複談開啟兩岸協商新模式
    • 兩會複談的啟示
    • 兩會複談:台海局勢拐點?
    • 徐博東退,聯大台研院“政黨輪替”
    • 兩岸目前不可能簽和平合作協定
    • 研台專家徐博東遺憾聖火未至台島
    • 徐博東:北京奧運加強民族凝聚,鞏固兩岸互信
    • 徐博東答中評社:奧運後兩岸怎麼辦
    • 臺灣問題專家徐博東的臺灣收藏
    • 連戰任特使有利兩岸關係發展
    • 陳雲林圓了汪老的夢,但絕不是簡單歷史重複
    • 陳雲林訪台是震撼之旅,同胞愛將消反彈情緒
    • 一篇沒有完成的演講稿:徐博東憶汪老未能赴台始末
    • 徐博東:國共論壇更具實效、再進一步
    • 和平協議須以統一為終極目標
  • 2009年
    • 徐博東判斷吳淑珍會出庭並有可能部分認罪
    • 民進黨正處在十字路口
    • 兩岸簽訂CECA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 陳水扁的“暗樁”給弊案判決布下懸念
    • 台籲“外交休兵”,大陸間接配合
    • 分三步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
    • 大陸提CECA,先商石化紡織
    • 蔡英文呼籲馬英九“特赦”陳水扁是弄巧成拙
    • 高調邀請呂秀蓮,大陸釋出重大政策調整資訊?
    • 兩岸簽經合協議 徐博東:今年可望達共識
    • 馬“政府”挑起爭議很不妥
    • 對重查“3•19槍擊案”審慎樂觀
    • 宋楚瑜能否演繹與蘇貞昌“天王對決”?
    • 馬英九連出兩招意在凝聚泛藍
    • 關於當前兩岸關係的幾個問題
    • 博鼇論壇已成為兩岸高層交流的重要平臺
    • 第三次“陳江會”協定內容具有必要性與迫切性
    • 臺灣參加WHA有助兩岸合作防治H1N1
    • 蔡英文已經“騎虎難下”
    • 5•17大遊行,陳水扁路線復辟?
    • 陳菊參訪大陸難能可貴
    • 對話兩岸學者:海峽局勢一年之變
    • 短期內馬英九會參訪大陸嗎?
    • 陳水扁能重新加入民進黨嗎?
    • 北京專家認為“胡馬會”仍要視時機而定
    • 專家稱民進黨力量正弱化,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心急”
    • 呂秀蓮和許添財敢來大陸訪問嗎?
    • 蔡英文真能讓阿扁解除羈押嗎?
    • 陸資入島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突破
    • “正視現實”要正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實
    • 大陸學者:民進黨人邀達賴訪台純粹是政治操作
    • 民進黨邀請達賴的政治算計
    • 徐博東之議,具六個維護和平的因素
    • 馬英九須知難而上
    • 專訪徐博東:政治對話兩岸智庫先行
    • 研討會閉幕,學者期待明年大陸接手辦
  • 2010年
    • 臺灣問題專家:和平發展深得兩岸民意,是民心所向
    • 2010年將是兩岸關係穩定推進的一年
    • 敗選是國民黨改革付出的必要代價
    • “五都”選舉國民黨“坐一望三爭四”
    • 回饋臺灣,大陸要有此心
    • 臺灣方面應有人出面說清楚
    • 專家評今年大陸高官訪台:零距離、低姿態、更務實
    • 學者呼籲民進黨鼓勵黨員及支持者參加兩岸交流
    • 大陸學者徐博東:海峽論壇最大程度反映兩岸民意
    • 要讓臺灣民眾享受到兩岸發展的紅利
    • 徐博東籲搶救羅福星故居
    • 許添財會脫黨參選嗎?
    • 中時:兩岸關係進入經熱政冷局面
    • 郝龍斌還有勝選的希望嗎?
    • 徐博東:民進黨不放棄“台獨”路線,難執政
    • 徐博東:不簽署“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對陳江會沒影響
  • 2011年
    • 饒穎奇、徐博東稱讚客家文化底蘊深厚
    • 梅州日報記者專訪論壇發起人饒穎奇、徐博東
    • 海峽兩岸同時推出新版《丘逢甲傳》
    • 徐博東:否九二共識,民進黨難穩定執政
    • 馬英九蔡英文兩岸政策有四大不同
    • 專家:大陸冀兩岸早簽和平協定
    • 大陸:“中華民國就是臺灣”說法
    • 馬提和平協議意在主導選舉議題
    • 馬英九推“公投”北京憂慮
    • 徐博東暢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 大陸學者:“九二共識”胡亂塞,大陸不滿意
    • 大陸學者:若造成馬英九敗選
    • 大陸學者徐博東解讀臺灣“大選”八大看點
  • 2012年
    • 堅持“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共用和平紅利
    • 要不要“九二共識”,投票結果給出了答案
    • 從經貿協商到政治商談,可分三步走
  • 人物專訪
    • 徐博東:中國大陸民進黨研究的拓荒者
    • 徐博東——力主和統臺灣的溫和“鷹派”
    • 從普通“教書匠”,到著名臺灣研究專家
    • 客家心、臺灣情、盼統一
    • 徐博東高擎火炬,在兩岸關係研究上繼續奔跑
    • 我與臺灣的不解之緣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