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之春: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9072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5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壓抑的戒嚴時期,臺灣人依然奮力追尋民主的春天☆★
☆★陳健民(香港占中三子之一)、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專文推薦☆★
#本書原名《百年追求卷三.民主的浪潮》

香港人應讀一讀這書,要知道臺灣民主得來不易,那是多少人用勇氣、智慧和生命換取回來的,而香港只站在那漫漫長路的起點。我也希望臺灣年輕一代讀一讀這段傷痛的歷史,對今天任何執政者出現獨裁的傾向會分外警惕,更不要被「一國兩制」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臺灣必須在普選和政黨政治以外,壯大公民社會、健全法治和建立廉潔有效能的公部門,才能提升民主品質。臺灣是華人社會民主自由的堡壘,你們今天的奮鬥是我們對明天的想像。
——陳健民(香港占中三子之一,本書推薦者)

歷史最終證明,當「壓制成本」遠大於「容忍成本」,獨裁者也只能順應時勢,對民主的要求做出讓步。在書中的許多篇章,我們深深體會臺灣人民對民主的熱情與堅持,不同的運動中總看到許多默默奉獻心力的人,前仆後繼,最終促成政治體制的重大變革。如同一部臺灣人的精神史,讓我們理解在民主化過程中,臺灣人對精神價值的追求,對歷史變革產生重大影響。
——陳俊宏(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本書推薦者)

百年追求的民主之路,曾經,舉目望去,不見微光。然而,是盼望,是堅持,是「非如此不可」的集體意志,以及遠方傳來的呼應哨音,讓幾代人你挺我我挺你接棒走下去,迎接臺灣之春的到來。
祈願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成為世界上受壓迫者,追求民主自由路上的微光和哨音。
——胡慧玲(本書作者)

上個世紀七○到八〇年代,臺灣處於嚴峻的國際情勢和獨裁統治的雙重壓迫,黨外人士無懼白色恐怖的威脅,以各種形式爭取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空間,也不斷重複著被捕與受難的命運。種種橫逆不曾使他們放棄,政權愈壓迫,民主運動的動能愈綻放。
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鄭南榕、黑名單,是彼時臺灣的重要關鍵字。從社會、媒體到校園,臺灣幾乎每個層面都在民主改革的浪潮中奮勇向前。在不間斷的追求與衝撞之下,臺灣終於打破一黨獨裁的政治局面,黨外諸多力量匯聚、成立正式的反對黨,也迫使獨裁政權做出讓步,結束三十八年又五十六天的戒嚴時期。民主、平等與自由的夢想,三代臺灣人的「百年追求」,自此終有成果。
  • 推薦序 驚心動魄的臺灣民主運動
  • 推薦序 一段臺灣人必須共同擁有的公共記憶
  • 作者序 民主路上的微光和哨音
  • 第一章 苦悶的臺灣
  • 第二章 蔣氏父子
  • 第三章 回歸本土
  • 第四章 選舉萬歲
  • 第五章 講沒完的政見
  • 第六章 沒有黨名的黨
  • 第七章 大逮捕
  • 第八章 大審判
  • 第九章 血雨腥風
  • 第十章 黨外再起
  • 第十一章 狂飆年代
  • 第十二章 我思故你在
  • 第十三章 組黨
  • 後語
  • 參考資料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