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我們為什麼會不明就理地就上寺廟拜神?
又為什麼會願意去信拜某一個神祇?
……………..
本書透過一位處理生死問題無數,崇尚數據與理性驗證的醫師,以他自己多年來的心靈體悟,從長期浸潤儒釋道的觀點,提供多神與一神間信仰的不同,盼讀者心領神會儒釋道後,可以樂天知命故不憂!
又為什麼會願意去信拜某一個神祇?
……………..
本書透過一位處理生死問題無數,崇尚數據與理性驗證的醫師,以他自己多年來的心靈體悟,從長期浸潤儒釋道的觀點,提供多神與一神間信仰的不同,盼讀者心領神會儒釋道後,可以樂天知命故不憂!
- 推薦序
- 作者序
-
第一章 每日清晨一炷香,拜「她」多年不識「他」
-
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三光
-
拜「她」一直沒有好好地認識「他」的觀世音菩薩
-
在觀世音菩薩普及民間前,我們的祖先拜什麼?
-
為什麼需要神?神從哪裡來?
-
從城隍爺到義民爺,神明爺知多少?
-
中小學沒有宗教課,大學成了信仰的分水嶺
-
-
第二章 多神還是一神?儒釋道之子的困惑與抉擇
-
宗教的定義和儒釋道的定位
-
多一神是多此一舉嗎?
-
多一神是多一重保障?還是多一層煩惱?
-
儒釋道之子的多元信仰與活動
-
儒釋道之子的困惑
-
儒釋道之子的抉擇
-
-
第三章 知「無常」、明「無我」、無「無明」──儒釋道的公約數
-
從「無明」說起,儒釋道怎麼教我們明白事理
-
「無我」是儒釋道共通的最高行為準則
-
世事無常,亙古皆然,佛陀怎麼化解我們的困擾?
-
知「無常」是老子的專長
-
養志者忘形,致道者忘心
-
-
第四章 讀《西遊記》,看懂「天龍八部」;「放焰口」不是放煙火,搭「火車」到地獄去
-
《西遊記》不只是好看的遊記!唐三藏及弟子命名有玄機
-
大迦葉及阿難在《西遊記》中示現,及行者被三藏驅逐的意義
-
「天龍八部」裡妖魔轉化為神祇,《西遊記》中佛陀是妖精的外甥
-
小乘教法只可渾俗和光嗎?
-
「放焰口」不是放煙火,搭「火車」是到地獄去
-
-
第五章 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嗎?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
-
殺人魔放下屠刀後,為什麼沒有立地成佛?
-
任憑弱水三千,我們只能取一瓢飲
-
逾越大、小乘的自度與普渡
-
天人何苦來交戰?西方、天堂就在人間!
-
「心猿意馬」不限於孫悟空,「徬徨、漂泊」不止是荷蘭人
-
-
第六章 當佛祖也聽古典音樂時……
-
念誦「南無阿彌陀佛」的由來
-
「南無阿彌陀佛」怎麼唸?唸多久?
-
當佛祖也聽古典音樂時……
-
佛教也有聖母與聖嬰,我們可以用佛曆取代西曆嗎?
-
再過五十六億年後,彌勒菩薩將會降生人間
-
-
第七章 儒釋道之子是牧羊人──拜偶像既是拜神像,也是拜崇敬的對象
-
儒釋道祖師爺的教育背景
-
貼近庶民生活的禪與道
-
修身與參禪中撞見師道
-
釋迦牟尼、孔子和莊子既是教主,也是身體力行的教育家
-
儒釋道之子是牧羊人
-
拜偶像不只是拜神像,也是拜崇敬的對象
-
-
第八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
法不自顯,我們準備好去學習並找到信仰的目標了嗎?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孵卵初始,不起諸漏
-
我們不必當農夫,但要學佛陀耕心田
-
百善孝為先,倫常也掛帥
-
神足示現,讓意念飛行
-
至道無極,瑕不掩瑜
-
-
第九章 心領神會儒釋道,樂天知命故不憂
-
說文解字解經書,心領神會儒釋道
-
儒釋道信仰提供選擇題,選擇非關「西方」但求心安
-
糊里糊塗終一生?還是心安理得圓一夢?
-
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
-
百年樹人且樹心,開佛知見證菩提
-
敬神不等於信神,善耕心田必有成!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