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數據、資料探勘與智慧運營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24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系統地介紹大資料探勘的基本概念、經典資訊算法、資訊工具和企業智慧運營應用案例,以運用大資料探勘方法提升企業運營業績與效率為主線,從運營商實際工作中選取了大量運營和銷售案例,詳細講述數據採集、資訊建模、模型落地與精準行銷的全部過程。
全書分為九章,內容包括:大資料探勘與智慧運營的概念,數據預處理,資料探勘中的四種主流算法:群集分析、分類分析、迴歸分析、關聯分析,增強型資料探勘算法,資料探勘在運營商智慧運營中的應用案例,未來大資料探勘的發展趨勢等。主要提供給運營商及其他高科技企業員工、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對資料探勘與精準行銷感興趣的讀者。
  • 版權資訊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大數據、資料探勘與智慧運營綜述
    • 1.1 資料探勘的發展史
      • 1.1.1 資料探勘的定義與起源
      • 1.1.2 資料探勘的早期發展
      • 1.1.3 資料探勘的算法前傳
      • 1.1.4 資料探勘的第一個里程碑
      • 1.1.5 最近十年的發展與應用
    • 1.2 資料探勘的主要流程與金字塔模型
      • 1.2.1 資料探勘的任務
      • 1.2.2 資料探勘的基本步驟
      • 1.2.3 資料探勘的架構——雲計算
      • 1.2.4 「金字塔」模型
    • 1.3 資料探勘對智慧運營的意義
      • 1.3.1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及其對運營商的衝擊和挑戰
      • 1.3.2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及其對運營商的挑戰和機遇
      • 1.3.3 電信運營商運營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
      • 1.3.4 電信運營商發展的「三條曲線」
      • 1.3.5 智慧運營與大數據變現
      • 1.3.6 資料探勘對於提升智慧運營效率的意義
    • 1.4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 1.4.1 大數據的定義
      • 1.4.2 大數據的「4V」特徵
      • 1.4.3 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
    • 1.5 非結構化資料探勘的研究進展
      • 1.5.1 文字探勘
      • 1.5.2 模式識別
      • 1.5.3 語音辨識
      • 1.5.4 影片識別
      • 1.5.5 其他非結構化資料探勘
    • 1.6 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及雲計算
      • 1.6.1 機器學習
      • 1.6.2 深度學習
      • 1.6.3 人工智慧
      • 1.6.4 雲計算
    • 1.7 現有資料探勘的主要分析軟體與系統
      • 1.7.1 Hadoop
      • 1.7.2 Storm
      • 1.7.3 Spark
      • 1.7.4 SPASS(SPSS)
      • 1.7.5 SAS
    • 參考文獻
  • 第2章 數據統計與數據預處理
    • 2.1 數據屬性類型
      • 2.1.1 數據屬性定義
      • 2.1.2 離散屬性
      • 2.1.3 連續屬性
    • 2.2 數據的統計特性
      • 2.2.1 中心趨勢度量
      • 2.2.2 數據散佈度量
      • 2.2.3 數據相關性
    • 2.3 數據預處理
      • 2.3.1 數據預處理概述
      • 2.3.2 數據預處理的主要任務
      • 2.3.3 數據清理
      • 2.3.4 數據集成
      • 2.3.5 數據規約
      • 2.3.6 數據變換和離散化
    • 2.4 數據字段的衍生
      • 2.4.1 數據字段的拆分
      • 2.4.2 統計特徵的構造
      • 2.4.3 數據域的變換
    • 2.5 SPSS軟體中的數據預處理案例
      • 2.5.1 缺失值的實操處理
      • 2.5.2 噪音數據的實操處理
      • 2.5.3 主成分分析的實操處理
    • 參考文獻
  • 第3章 聚類分析
    • 3.1 概述
    • 3.2 聚類算法的評估
    • 3.3 基於劃分的聚類:K-means
      • 3.3.1 基於劃分的聚類算法概述
      • 3.3.2 K-means聚類算法原理
      • 3.3.3 K-means算法的優勢與劣勢
      • 3.3.4 K-means算法優化
      • 3.3.5 SPSS軟體中的K-means算法應用案例
    • 3.4 基於層次化的聚類:BIRCH
      • 3.4.1 基於層次化的聚類算法概述
      • 3.4.2 BIRCH算法的基本原理
      • 3.4.3 BIRCH算法的優勢與劣勢
    • 3.5 基於密度的聚類:DBSCAN
      • 3.5.1 基於密度的聚類算法概述
      • 3.5.2 DBSCAN算法的基本原理
      • 3.5.3 DBSCAN算法的優勢與劣勢
    • 3.6 基於網格的聚類:CLIQUE
      • 3.6.1 基於網格的聚類算法概述
      • 3.6.2 CLIQUE算法的基本原理
      • 3.6.3 CLIQUE算法的優勢與劣勢
    • 參考文獻
  • 第4章 分類分析
    • 4.1 分類分析概述
    • 4.2 分類分析的評估
    • 4.3 決策樹分析
      • 4.3.1 決策樹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2 CHAID決策樹
      • 4.3.3 ID3決策樹
      • 4.3.4 C4.5決策樹
      • 4.3.5 CART決策樹
      • 4.3.6 決策樹中的剪枝問題
      • 4.3.7 決策樹在SPSS中的應用
    • 4.4 最近鄰分析(KNN)
      • 4.4.1 KNN算法的基本原理
      • 4.4.2 KNN算法流程
      • 4.4.3 KNN算法的若干問題
      • 4.4.4 KNN分類器的特徵
      • 4.4.5 KNN算法在SPSS中的應用
    • 4.5 貝葉斯分析
      • 4.5.1 貝葉斯定理
      • 4.5.2 樸素貝葉斯分類
      • 4.5.3 貝葉斯網路
    • 4.6 神經網路
      • 4.6.1 感知器
      • 4.6.2 多重人工神經網路
      • 4.6.3 人工神經網路的特點
    • 4.7 支持向量機
      • 4.7.1 支持向量機簡介
      • 4.7.2 最大邊緣超平面
      • 4.7.3 數據線性可分的情況
      • 4.7.4 數據非線性可分的情況
      • 4.7.5 支持向量機的特徵
    • 參考文獻
  • 第5章 迴歸分析
    • 5.1 迴歸分析概述
    • 5.2 一元線性回歸
      • 5.2.1 一元線性回歸的基本原理
      • 5.2.2 一元線性回歸效能評估
      • 5.2.3 SPSS軟體中一元線性回歸應用案例
    • 5.3 多元線性回歸
      • 5.3.1 多元線性回歸基本原理
      • 5.3.2 自變數選擇方法
      • 5.3.3 SPSS軟體中的多元線性回歸應用案例
    • 5.4 非線性回歸
      • 5.4.1 非線性回歸基本原理
      • 5.4.2 冪函數迴歸分析
      • 5.4.3 指數迴歸分析
      • 5.4.4 對數迴歸分析
      • 5.4.5 多項式迴歸分析
      • 5.4.6 非線性模型線性化和曲線回歸
    • 5.5 邏輯迴歸
      • 5.5.1 邏輯迴歸基本原理
      • 5.5.2 二元邏輯迴歸
      • 5.5.3 多元邏輯迴歸
      • 5.5.4 SPSS軟體中的邏輯迴歸應用案例
    • 參考文獻
  • 第6章 關聯分析
    • 6.1 關聯分析概述
    • 6.2 關聯分析的評估指標
      • 6.2.1 支持度
      • 6.2.2 信賴度
      • 6.2.3 算法複雜度
    • 6.3 Apriori算法
      • 6.3.1 頻繁項集的定義與產生
      • 6.3.2 先驗原理
      • 6.3.3 基於支持度的計數與剪枝
      • 6.3.4 候選項集生成
      • 6.3.5 基於信賴度的剪枝
      • 6.3.6 Apriori算法規則生成
    • 6.4 FP-tree算法
      • 6.4.1 頻繁模式樹
      • 6.4.2 FP-tree算法頻繁項集的產生
      • 6.4.3 FP-tree算法規則生成
      • 6.4.4 算法效能對比與評估
    • 6.5 SPSS Modeler關聯分析實例
    • 參考文獻
  • 第7章 增強型資料探勘算法
    • 7.1 增強型資料探勘算法概述
      • 7.1.1 組合方法的優勢
      • 7.1.2 構建組合分類器的方法
    • 7.2 隨機森林
      • 7.2.1 隨機森林的原理
      • 7.2.2 隨機森林的優缺點
      • 7.2.3 隨機森林的泛化誤差
      • 7.2.4 輸入特徵的選擇方法
    • 7.3 Bagging算法
    • 7.4 AdaBoost算法
      • 7.4.1 AdaBoost算法簡介
      • 7.4.2 AdaBoost算法原理
      • 7.4.3 AdaBoost算法的優缺點
    • 7.5 提高不平衡數據的分類準確率
      • 7.5.1 不平衡數據
      • 7.5.2 不平衡數據的處理方法——數據層面
      • 7.5.3 不平衡數據的處理方法——算法層面
    • 7.6 遷移學習
      • 7.6.1 遷移學習的基本原理
      • 7.6.2 遷移學習的分類
      • 7.6.3 遷移學習與資料探勘
      • 7.6.4 遷移學習的發展
    • 參考文獻
  • 第8章 資料探勘在運營商智慧運營中的應用
    • 8.1 概述
    • 8.2 單個業務的精準行銷——合約機外呼行銷
      • 8.2.1 總結歷史行銷規律
      • 8.2.2 預測潛在客戶群體
      • 8.2.3 客戶群體細分
      • 8.2.4 制定層次化、個性化精準行銷方案
    • 8.3 多種互聯網業務的精準推送
      • 8.3.1 根據歷史行銷規律總結單個業務的歷史行銷規律
      • 8.3.2 預測潛在客戶群體、預測單個業務的潛在客戶群體及多個業務的聯合建模
      • 8.3.3 制定多業務層次化個性化聯合精準行銷方案
      • 8.3.4 落地效果評估
    • 8.4 套餐精準適配
      • 8.4.1 痛點
      • 8.4.2 資訊潛在客戶群體
      • 8.4.3 探尋強相關字段
      • 8.4.4 多元線性回歸建模
      • 8.4.5 制定層次化、個性化精準行銷方案
      • 8.4.6 落地效果評估與模型調優
    • 8.5 客戶保有
      • 8.5.1 總結客戶流失的歷史規律
      • 8.5.2 細分潛在流失客戶群體
      • 8.5.3 客戶保有效益建模與最優決策
      • 8.5.4 落地效果評估
    • 8.6 投訴預警
      • 8.6.1 客戶投訴現象分析
      • 8.6.2 資訊潛在客戶群體
      • 8.6.3 制定個性化關懷方案
    • 8.7 網路質量柵格化呈現
      • 8.7.1 柵格化呈現的基本原理
      • 8.7.2 覆蓋柵格化
      • 8.7.3 基於流量聚叢集的網路優化策略
    • 8.8 無線室內定位
      • 8.8.1 傳統室內定位方法
      • 8.8.2 基於Wi-Fi信號的指紋定位算法
      • 8.8.3 基於資料探勘算法的改進定位方法
    • 參考文獻
  • 第9章 面向未來大數據的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發展趨勢
    • 9.1 大數據時代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面臨的新挑戰
    • 9.2 IEEE ICDM會議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的最新研究進展
    • 9.3 「電腦奧運會」——Sort Benchmark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