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貧富差距,階級剝奪,政治失序…
十九世紀末就像今天,「全球化」帶來更大的不平等。
於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反抗者們也彼此連結起來,讓反抗運動「全球化」!
最有既視感的歷史與比較政治研究
《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為二十一世紀而寫!
本書是安德森在二十一世紀初,對十九世紀晚期國際政治研究的一本專著。以十九世紀末的三位菲律賓人,小說家黎剎、民俗學者陸雷彝、旅居日本的革命份子彭西為主角,隨著他們一生經歷,綜觀當時的國際局勢與殖民地的革命。
在安德森的研究中,十九世紀的世界已經透過電報、輪船旅行等技術被連成一張大網絡。相比於今天,當時可稱為「早期全球化」。而這個早期全球化的時代,就像今天一樣有種種的問題:貧富差距,階級剝奪,政治集權,民主運動遭遇暴力鎮壓,資源集中在大國,地方利益長期被榨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但這也帶給殖民地人民,運用全球化網絡進行革命的機會。史上第一次,世界各地的反抗者們彼此連結,讓反抗運動「全球化」。
班納迪克.安德森以蒙太奇手法,跟隨三位主角走向國際的旅程,描繪出十九世紀三個互相交疊的世界:第一個世界是1860-90年代之間的國際世界體系,掌握在如俾斯麥等強權領袖的手中。第二個世界是全球左派、國際無政府主義的世界,在其中活躍的是來自各國、跨國界移動串連的革命份子。第三個世界則是苟延殘喘的西班牙帝國,和它的兩個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在這些交疊的世界中,出現了三位非凡的菲律賓人物----小說家黎剎、民俗學者陸雷彝、旅日革命份子彭斯。安德森以他們的生命經歷為軸,展開一張十九世紀末波瀾壯闊的世界畫卷。
在本書中,讀者會隨著三位主角的旅程,遇見各種多采多姿的人物,如中國的孫中山、梁啟超,日本的末廣鐵腸,古巴的馬蒂等,都在其中出現。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革命分子,在由帝國主義秩序構建出的全球化舞台上相遇,共同譜寫一個反抗殖民、爭取主權,未完待續的故事…。
「描繪一小群傑出人士,與一個命運的年代,既是深入動人的在地,又是寬廣無垠的全球。」──T.J.Clark《倫敦書評》(PublishersWeekly)
專業推薦: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
十九世紀末就像今天,「全球化」帶來更大的不平等。
於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反抗者們也彼此連結起來,讓反抗運動「全球化」!
最有既視感的歷史與比較政治研究
《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為二十一世紀而寫!
本書是安德森在二十一世紀初,對十九世紀晚期國際政治研究的一本專著。以十九世紀末的三位菲律賓人,小說家黎剎、民俗學者陸雷彝、旅居日本的革命份子彭西為主角,隨著他們一生經歷,綜觀當時的國際局勢與殖民地的革命。
在安德森的研究中,十九世紀的世界已經透過電報、輪船旅行等技術被連成一張大網絡。相比於今天,當時可稱為「早期全球化」。而這個早期全球化的時代,就像今天一樣有種種的問題:貧富差距,階級剝奪,政治集權,民主運動遭遇暴力鎮壓,資源集中在大國,地方利益長期被榨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但這也帶給殖民地人民,運用全球化網絡進行革命的機會。史上第一次,世界各地的反抗者們彼此連結,讓反抗運動「全球化」。
班納迪克.安德森以蒙太奇手法,跟隨三位主角走向國際的旅程,描繪出十九世紀三個互相交疊的世界:第一個世界是1860-90年代之間的國際世界體系,掌握在如俾斯麥等強權領袖的手中。第二個世界是全球左派、國際無政府主義的世界,在其中活躍的是來自各國、跨國界移動串連的革命份子。第三個世界則是苟延殘喘的西班牙帝國,和它的兩個殖民地:古巴和菲律賓。在這些交疊的世界中,出現了三位非凡的菲律賓人物----小說家黎剎、民俗學者陸雷彝、旅日革命份子彭斯。安德森以他們的生命經歷為軸,展開一張十九世紀末波瀾壯闊的世界畫卷。
在本書中,讀者會隨著三位主角的旅程,遇見各種多采多姿的人物,如中國的孫中山、梁啟超,日本的末廣鐵腸,古巴的馬蒂等,都在其中出現。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革命分子,在由帝國主義秩序構建出的全球化舞台上相遇,共同譜寫一個反抗殖民、爭取主權,未完待續的故事…。
「描繪一小群傑出人士,與一個命運的年代,既是深入動人的在地,又是寬廣無垠的全球。」──T.J.Clark《倫敦書評》(PublishersWeekly)
專業推薦: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
- 導讀 受困與自由的辯證:關於《全球化的時代》 / 吳叡人
- 誌謝
- 引言
-
序章:公雞的蛋
-
陸雷彝是誰?
-
新科學
-
地方知識的豐富寶藏
-
森林民族的兄弟
-
奇異之美
-
比較性的省思
-
-
Allá ... Là — bas
-
跨國藏書
-
石榴內的硝化甘油
-
來自巴爾的摩的影響?
-
同種療法的學習者
-
LÀ — BAS
-
福婁拜與一名未來的謀殺犯
-
不曾嘗試過的樂趣
-
不必要的法文
-
藉由寫作遂行報復
-
羅朵夫的承繼者
-
幽默與自殺
-
合作與仿效
-
-
在俾斯麥與諾貝爾的世界陰影下
-
歐洲之旅
-
俾斯麥與帝國主義的新地理形勢
-
《黑旗》
-
西班牙的酋長式政治
-
修道會:資產的剝奪與掌握
-
黑翼
-
知交
-
初次返鄉
-
僑民民族主義陣營當中的分裂
-
失落的藏書?
-
解讀《起義者》:跨大陸書寫以及預敘法
-
時空調換
-
一起跳拉瓦紹爾舞
-
謎樣的微笑
-
-
小說家的試煉
-
車爾尼雪夫斯基( Chernychevsky )的問題
-
康拉德之地
-
菲律賓聯盟
-
二度返鄉
-
熱帶西伯利亞
-
馬蒂的起義
-
黎剎去古巴?
-
新發生的事件組合
-
離開達畢丹
-
最後的旅程
-
韋勒主義在馬尼拉
-
三個省思
-
-
蒙特惠克山
-
塔利達的反抗運動
-
巴黎的激進化
-
比利時工黨與《萌芽》
-
德雷福斯事件
-
安地列斯群島的愛國者:貝丹賽斯醫師
-
安焦利洛:從福賈到聖塔阿圭達
-
情勢紊亂
-
東進吧,年輕人
-
敵人是誰?
-
一名紳士的全球化
-
布魯門特里特
-
安地列斯人
-
日本人
-
中國的人脈
-
寶華:戰爭的國際化
-
馬拉泰斯塔來到馬尼拉
-
西方餘暉:陸雷彝
-
東方餘暉:彭西
-
- 後記
- 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