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實踐學習共同體的最佳入門書
讓佐藤學告訴你,如何跨出改革的第一步
你聽過,學習共同體能找回孩子的幸福
你知道改革必須從教室出發,從自身做起
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做些什麼?
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學習共同體的所有WHY & HOW:
教室的空間規劃:倒U字型排列為何比排排坐好?
課表的時間畫分:每堂課一定要剛好45分鐘嗎?
教師的語言:點名問問題,學生才能專心?
教師的身體姿態:教課,為何「聽」比「說」重要?
課堂研究:觀課,怎麼看?看什麼?
成功推動日本教育寧靜革命的教育專家佐藤學說:「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先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打開教室大門,藉由公開課堂與課堂研究,敞開胸懷與教師同僚相互學習,從觀課、議課中精進自身「教」 的技術;凝視與傾聽教室裡的每一個微小細節,從學生身上找到課堂改革的契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教師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實踐,培養學生多元的思考與探究的興趣,體現學習共同體的真諦。
除了教師本身的努力,佐藤學更在本書中點出,政府與學校應該怎麼做,才能加強教師的專業與自主,其中像是學校組織、教師職掌、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方案等體制上的改善,乃至於教育相關政策的修訂,佐藤學透過親自參與、長期觀察,針對教育現場的種種亂象,提出珍貴的改革建言,在教改爭議不斷的今日,相當值得台灣教育界參考。
讓佐藤學告訴你,如何跨出改革的第一步
你聽過,學習共同體能找回孩子的幸福
你知道改革必須從教室出發,從自身做起
但是,到底該怎麼做?做些什麼?
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學習共同體的所有WHY & HOW:
教室的空間規劃:倒U字型排列為何比排排坐好?
課表的時間畫分:每堂課一定要剛好45分鐘嗎?
教師的語言:點名問問題,學生才能專心?
教師的身體姿態:教課,為何「聽」比「說」重要?
課堂研究:觀課,怎麼看?看什麼?
成功推動日本教育寧靜革命的教育專家佐藤學說:「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先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打開教室大門,藉由公開課堂與課堂研究,敞開胸懷與教師同僚相互學習,從觀課、議課中精進自身「教」 的技術;凝視與傾聽教室裡的每一個微小細節,從學生身上找到課堂改革的契機。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教師透過不斷的反思與實踐,培養學生多元的思考與探究的興趣,體現學習共同體的真諦。
除了教師本身的努力,佐藤學更在本書中點出,政府與學校應該怎麼做,才能加強教師的專業與自主,其中像是學校組織、教師職掌、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方案等體制上的改善,乃至於教育相關政策的修訂,佐藤學透過親自參與、長期觀察,針對教育現場的種種亂象,提出珍貴的改革建言,在教改爭議不斷的今日,相當值得台灣教育界參考。
- 推薦序:追求卓越,從「學習」開始
- 推薦序:讓變革生根,化為常態
- 推薦序:實踐與反思的力量
- 中文版序:獻給有志者的改革航海圖與指南針
-
設計篇:擘畫教育的理想藍圖
-
01、教室的改革
-
02、學校的改革
-
03、改革的實例
-
04、改革的建言
-
-
實踐篇:邁向更好的未來
-
01、課堂的實踐
-
(1)課堂的三個面向
-
(2)重新認識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
(3)開啟大門迎向「事件」
-
-
02、重建教室的時間與空間
-
(1)教室的時間具有單一方向性與均質性
-
(2)教室的空間——重新認知學習的環境
-
(3)重新認識課堂中的語言與身體姿態
-
-
03、課堂中的省察與反思
-
(1)何謂反思性課堂?
-
(2)顯性的實踐與隱性的實踐
-
(3)實踐性思考的模式與其特徵
-
-
04、課堂研究的課題與模式
-
(1)課堂研究的課題與領域
-
(2)課堂研究的兩種模式
-
(3)課堂的觀察與記錄
-
(4)課堂的記述與分析
-
(5)課堂的反思與評論
-
-
- 結語:追求教師存在價值的證明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