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真情推薦: 在這失智症的盛行世代中,每個家庭多少都會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之問題,本書是巫瑩慧女士以其照顧婆婆十三年及積極學習國內外失智症照顧之經驗,並以不同電影所呈現的類似症狀做比較,讓大家更能正確的認識和面對失智症。 本書提供了從失智症的初期到後期,在陸續發生一連串不容易應付的狀況要怎麼樣照顧和處理。 台灣從今年起開始推行的十年長照2.0計畫加入服務五十歲以上之失智患者,所以更需要早期發現失智症狀並提高失智症的確診率,如此才能確實將失智症患者納入長照體系,以接受適當的照顧。 本書以生動及有系統地介紹失智症,能讓更多讀者了解失智症的診斷與照顧,這對國內失智症之教育一定能有很大的助益。 賴德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 推薦序
- 作者序
-
前言:大腦生病了
-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和疾病的種類
-
十個共通的照顧原則
-
失智的生活充滿電影的戲劇張力
-
-
第一部:電影和現實中的失智世界
-
第一章 輕度時期:開始掉落的人生拼圖
-
記憶能力最先開始衰退
-
言語表達不連貫和使用替代語句
-
個性、情緒、性、禮節和衛生習慣的改變
-
迷失、誤認、妄想、幻覺、和個人權益的危機
-
多元功能在生活和工作上出現障礙
-
肢體的躁動和遊走
-
五種感官退化的速度不太一樣
-
生命故事:投其所好 增進生活的意義
-
-
第二章 中度時期:創造的異想世界
-
短期記憶能力接近消失
-
言語表達內容空洞或用錯字
-
社交互動出現更明顯的退縮
-
嚴重退化的推理判斷能力
-
無法獨自處理日常事務
-
肢體動作的安全容易出問題
-
感官知覺的流失和活化
-
生命故事:運用巧思和工具 輔助功能流失
-
-
第三章 重度時期:失去能力的各項挑戰
-
長期記憶能力也不靈光了
-
幾乎失去言語表達能力
-
很少社交互動
-
失去推理判斷能力的無助
-
只剩下很少的多元處理功能
-
肢體動作退化後的傷害
-
感官知覺的障礙
-
生命故事:重度失智的作息和照顧
-
-
-
第二部:大腦生病後的人生規劃和選擇
-
第四章 就醫、診斷和照顧
-
看醫師和各項檢查
-
年輕型和老年型失智症的不同
-
就醫的注意事項
-
和家人一起規劃照顧責任
-
排解照顧壓力和疼惜自己
-
各種照顧的預估費用
-
生命故事:用理智和適當的照顧 面對一個無法治癒的疾病
-
-
第五章 運用社會資源和掌握國際照顧趨勢
-
台灣的社會福利資源
-
協助患者接受社會資源
-
兩大國際失智症組織的照顧趨勢
-
非藥物的介入措施
-
患者為自己發聲
-
友善的環境和社區
-
生命故事:走進花花草草的世界 把握當下的美好
-
-
第六章 追求有尊嚴的人生
-
人生終點避免悲劇的發生
-
趁早規劃病程中的醫療和照顧意願
-
認真思考死前的活法
-
生命故事:失智症的放下與告別
-
-
- 後記
-
附錄
-
附錄一:失智後各病程所保留的大腦功能、問題行為及照顧重點一覽表
-
附錄二:十八部失智症相關的電影
-
附錄三:五部失智電影的簡介與內容大綱
-
附錄四:園藝治療的介入和失智症患者的功能演變
-
附錄五:年輕型和老年型失智症活動內容範例
-
附錄六:病程相關花費
-
附錄七:2004~2016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國際研討會重要議題
-
附錄八:失智症參考書籍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