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不是孩子愛鬧情緒,是他想說卻不會說!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8433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6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孩子都2歲了還不會說話?
3歲孩子竟然已經學會說謊?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該怎麼引導他紓解?
孩子明明不開心,卻不懂得拒絕人……

自我表達力=語言力+思考力+情緒覺察力
在德國,幼兒不學讀書寫字,
而是學習「勇敢為自己發聲」!
自我表達力的培養,0~6歲是關鍵!

德國幼兒園的19堂3階段自我表達課
學說話→學表達→學溝通
讓孩子說出需求、意願,打好獨立自主基礎
從日常生活學會覺察情緒、同理他人、處理衝突

學說話——
孩子都2歲了,卻不太開口說話
華人慣性思維:「孩子明明會說卻不說,應該讓他在人前多
  • 【推薦序】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爸媽輕鬆教,孩子自發學
  • 【作者序】0~6歲情緒發展關鍵期,大人的理解與引導,將大大影響孩子將來的情緒調節能力
  • PART1 學說話-語言發展是自我表達的基礎
    • 進入本章之前 0~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特徵
    • 2歲 孩子2歲了還不會說話?-語言發展黃金階段,循序漸進引導孩子主動開口說話
      • 為什麼孩子明明會說,卻不願意開口?-忽略開口說話與情緒間的密切關聯,對情緒敏感的孩子只會得到反效果
      • 堅持「有問必答」沒意義,說話練習從詞彙延伸的拋接練習做起
      • 在對話情境中加入新詞彙,孩子自然就能學會如何使用詞彙
      • 掌握語言發展黃金期,刺激孩子練習說話的4個祕訣
      • 注意事項 2歲孩子若無法說出任何語彙,請及早請專業醫師診斷
    • 1.5~2歲 過度依賴奶嘴影響學說話,奶嘴怎麼戒?-引導孩子戒斷奶嘴,為練習說話做好準備
      • 2歲戒奶嘴可避免乳牙咬合不正,增加學說話機會-戒斷奶嘴,事前與孩子溝通是不可輕忽的前置作業
      • 分階段縮減奶嘴使用範圍和時間,說戒就戒的粗暴方法隱憂大-在戒奶嘴的過程中「和平轉移」孩子的安全感才是關鍵
      • 溫柔的奶嘴畢業式,幫助小小孩克服的最後關卡
    • 1~4歲 聽故事時間:孩子喜歡,重複說也無妨-句型詞彙量一次納入,推動孩子語言進程
      • 故事書可針對不同主題強化孩子對非日常生活詞彙的印象與理解
      • 關於親子共讀&選書的3大建議
    • 3歲 孩子會說話之後,下一步竟是學說謊?-想像力發展時期,幼兒愛編故事別一味責怪
      • 4歲以下孩子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界線,「說謊」是幼兒發展常見現象
      • 不想孩子有意無意地說謊,大人可以努力落實的2大建議-處罰說謊不如鼓勵誠實,孩子才能切實體會說謊無益
    • 3歲 怎麼辦?孩子說他討厭我?!-3~6歲孩子語彙爆發期,聽到就想說,好的壞的都學
      •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言語,別在他的情緒高點說教-「你這樣說我很傷心。」事後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言行如何影響他人感受
      • 3步驟先建立信任再教規矩,大人不動怒才能穩住教養立場
      • 對於孩子不禮貌的玩笑話,冷處理是當下最適合的應對
    • 3~6歲 雙語/多語能力是趨勢,幾歲學才恰當?-學習外語對母語能力是否造成影響,取決於心態和方法
      • 德國幼兒園落實雙語教育的3大重點
      • 在家創造英語口說環境,爸媽實行雙語教育的注意事項-落實雙語教育的大前提:一旦語言模式確定就得確實執行,不因場合而切換
      • 注意事項 雙語教育,孩子做足暖身,學習事半功倍
    • 【爸媽提問Q&A】
      • Q 為什麼孩子總把我的提醒當耳邊風?說得越多,孩子的問題反而更嚴重……
      • Q 關心孩子想瞭解他在學校的狀況,孩子為何總說「不知道」或不願意說?
  • PART2 學表達-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 進入本章之前 2~6歲孩子情緒/社交發展特徵
    • 2歲 想說卻不會說,孩子情緒大暴走-從認識不同情緒開始,教孩子學會正確情緒表達
      • 幼兒園日常作息中最常需要處理的3大負面情緒
      • 鼓勵孩子表達不同情緒,比一味防堵更能鍛鍊孩子的情緒控制力-懂得用言語表達意願,是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第一步
      • 延遲滿足,自制力訓練有助培養孩子情緒控管/轉移的能力
      • 注意事項 2歲開始,開啟孩子情緒教育的暖身練習
    • 3~4歲 不管小事大事,孩子老是愛告狀?-別再重演「狼來了」,讓孩子學會不亂發布情緒警報
      • 處理孩子告狀問題的第一原則:不輕易介入調停-輕易代孩子解決問題,容易養成他大小事都要告狀的習慣
      • 小問題別用大情緒回應,紅綠燈概念教孩子學會情緒調節能力
      • 藉由討論引導孩子分清「看法」和「事實」,不被他人看法影響情緒-明白每個人有各種觀點,會使孩子更有效地控管自己的情緒
    • 4~5歲 甩掉負面情緒,打造專屬的情緒魔法棒!-可以憤怒可以悲傷,自我調適解放受困情緒
      • 孩子的異常情緒起伏,往往隱藏著難以表達的情緒
      • 接住孩子的求救警訊,情緒疏通不壓抑,才能走出情緒黑洞-當孩子感覺情緒被接納,比較容易走出孤立的態勢
    • 2~4歲 高敏感孩子說不出口的恐懼-留意不尋常的小細節,關鍵時刻當孩子的心靈急救站!
      • 高敏感孩子的恐懼不安若長期被忽視,將導致他放棄求助
      • 建立與孩子間的支援機制,2個步驟教他按下焦慮情緒的緊急登出鍵
    • 2~4歲 孩子怕生慢熟,害羞特質應該被導正嗎?-接納孩子的性格特質,欣賞他們內心平靜的小宇宙
      • 內向外向沒有優劣之分,別先入為主給孩子貼上標籤-在孩子面前談論他的行為問題,只會一再增強孩子對自己的負面形象
      • 持續鼓勵但不強迫,找對方法驅動內向孩子的內在能量
      • 當孩子對陌生事物感到緊張時,先讓他做好情緒的暖身準備-大人的態度越放鬆,孩子心中的不安越容易緩和
    • 【爸媽提問Q&A】
      • Q 當大人間發生爭執,如何梳理孩子的不安情緒?
  • PART3 學溝通-跟孩子來場暖心對談,強化彼此的信賴、相互理解
    • 進入本章之前
    • 5歲 「這不公平!」為什麼他可以不遵守規定?-公平未必代表一模一樣,兼顧各異需求才是真公正
      • 對於孩子的質疑,以討論代替單向說明,更能讓他學到事情的邏輯
      • 追求平等與公正是天性,別讓孩子消極接受一切的不公平
      • 3個建議,培養孩子理性溝通問題的思考
    • 2歲 「我不想這樣玩!」學會尊重別人的底線-認識身體自主權,沒我的允許,誰都碰不得!
      • 「身體的主人只有我一個!」教孩子向不請自來的親密接觸說「不!」
      • 3個方法,教會孩子「身體自主權」的概念
    • 2~4歲 「我不想跟你玩!」懂得拒絕之道太重要-尊重是條雙向道,當別人說NO別硬闖禁區!
      • 溫和的小小孩突然情緒爆發,媽媽的反應卻是:「我替他感到開心。」
      • 孩子懂得說「不」為自己發聲,才算真正踏出獨立的第一步-孩子從決定生活大小事養成思考習慣,知道表達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事
      • 在尊重孩子的同時,也要教他尊重他人-互給溝通的空間,才能讓孩子體悟尊重的真正意義
      • 孩子懂得說「不」後的進階目標:用適當的表情、肢體動作和語調,不傷害到別人的感受
      • 2個訣竅,強化孩子面對拒絕的能力
      • 注意事項 給予孩子自由空間,也要同時教他自律
    • 2~3歲 「他是誰?」歡迎新生的情緒暖身操!-一同談論家中/幼兒園的新成員,巧妙調節幼兒的嫉妒心理
      • 心愛的老師被「新來的」搶走了!不只新生有適應問題,舊生也有?
      • 情緒預防針教孩子不當綠眼小怪獸!好奇與不安轉個向讓愛萌芽
      • 家有新成員報到,爸媽可以消除孩子不安的3個建議
    • 4~6歲 「我不想穿外套!」衣櫥裡的拔河賽-4歲不學穿衣何時學?與孩子開放討論穿衣規定
      • 自己的衣服自己決定,在德國幼兒園裡穿搭全憑孩子自由意志決定
      • 幼兒園裡的四季試衣間,是孩子的小小時裝伸展台-模仿跟想像的過程,能幫助孩子建構抽象思考能力,並學習不同社交技巧
    • 5歲 孩子自暴自棄,家長老師如何回應?-不要輕忽孩子的煩惱,耐心陪伴度過情緒復原期
      • 孩子的失控言行,往往藏著一顆基本需求不被滿足的心
      • 再富裕的物質生活也不能與愛等價交換,讓孩子心有所依
    • 3~5歲 「我長大了嗎?」開始思考長大的定義-親子共同成長,一頭栽進童言童語裡的哲理世界
      • 德國幼兒園不教讀寫,卻可能讓孩子留級?評估孩子是否進入下個學習階段的4大項目
      • 孩子的童言童語,往往能夠教會大人最重要的事
    • 4~6歲 「不要跟陌生人走!」小一新生自己上下學-童話世界也藏匿著危險,教孩子判讀情況學自保
      • 危機意識是獨立自主的條件,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拒絕陌生人的邀請
      • 獨立訓練需要按部就班,幫孩子準備好自行上下學的4個建議
    • 【爸媽提問Q&A】 
      • Q 孩子經常吵著玩3C產品,讓他玩一下可以嗎?
  • PART4 舊時光的記憶呢喃
    • 不說不行!那些年的國小說話課和巡迴演講 
    • 從「不准說話」到上台演講,當人前發言成為求學時期的惡夢
    • 美術課的一場上台報告,讓我察覺「說話能力」竟如此重要!
    • 德國孩子表達能力出眾的2大原因
      • 原因1 天天都是說話課
      • 原因2 孩子有許多生活觀察的機會
    • 爸爸的書桌,孩子的心靈診療室 
    • 父女敞心對談,爸爸的傾聽與理解,是叛逆青春歲月裡的一抹暖色
    • 求學時期的重大抉擇,爸爸給予我的是陪伴而非干涉
    • 當孩子體認到自己犯下錯誤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
    • 自言自語很必要,跟內心的自己當好朋友 
    • 面對困境時對自己心靈喊話,調整心態重新上場
    • 練習對自己正面心靈喊話的2個建議
      • 建議1 創造自己的精神標語
      • 建議2 自我喊話結合即刻執行,才能發揮最大力量
    • 在夢想前,你的那道心牆 Why not do first and think later?
      • 聆聽內心的聲音,為心底的夢想贏得一次喝采
      • 他人的意見可作參考,但不該成為左右你決定的關鍵
  • 結語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