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453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6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一輩子吃藥控制?
  跟著日本糖尿病名醫這樣做,全員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

來自臨床診間第二型糖尿病患的驚人實證:

  「半年後,糖化血色素就從11.2%下降至6.0%!」
  「糖尿病史長達25年的患者,半年內就停止施打胰島素。」
  「原本每天施打97單位胰島素,現已斷開注射,還成功減重14公斤!」

  本書作者水野醫師從事糖尿病臨床門診已十多年,
  儘管身為醫生,他本身卻因肥胖所苦,
  中年發福的肚腩,比當時懷孕的妻子還要大。
  甚至罹患了比脂肪肝還難纏的「非酒精性脂性肝炎」,
  更不幸的是,他還是具有家族病史的糖尿病預備軍。

  糖尿病是許多疾病的根源,除了嚴重時必須洗腎(血液透析)之外,
  還有可能引起眼底出血、失明、手腳壞死(須截肢)。
  這些患者剛開始不過是健康檢查出現紅字,
  被醫師告知:「你的血糖值有點偏高喔。」
  卻在不知不覺當中,任由病況惡化至必須日日施打胰島素的地步。

  水野醫師迄今已經遇過太多這樣的病例,不禁感嘆:
  「一般的傳統治療,也許根本無法有效控制糖尿病。」

  他的主張是:
血糖值居高不下時,妥善服藥、實施注射的確是救命手段,
但設法使身體自然且經常性地維持胰島素的「基礎分泌」,
同時調整飲食習慣,從源頭避免病情惡化,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少吃點藥(包括內服、注射),血糖照樣穩妥當?
  除了實施醫學界最新的「零胰島素療法」外,
作者更獨創「蛋白脂質飲食法」,從減少攝取高升糖指數食物做起,
  不必餓肚子、三餐營養不漏接,任何人都能隨時在家操作,
  不但有效降低血糖,還能擊退脂肪肝、身體變輕盈、精神更飽滿!

  ◎越想維持血糖穩定,越該逐步減少用藥及胰島素注射量:

  •施打胰島素後引發的低血糖症狀,最要命!
   人體自行分泌的胰島素,可使血糖降低至恆定值。
   但自外部注射的胰島素,會在其反應期間持續降低血糖,
   若不注意,便會引發低於標準的「低血糖症狀」。
   出現強烈空腹感、冒冷汗、臉色青白、心悸等症狀,
   進而失去意識或引發痙攣,嚴重時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高胰島素」,比「高血糖」還要危險:
   當你因為服藥或注射,導致體內胰島素過高,
   雖然降低了血糖值,卻同時置身於更多致命疾病的風險中。
   例如糖尿病腎病(嚴重時需長期洗腎)、
網膜症(眼底出血,嚴重時甚至失明)等。

  •有別於「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主流療法,本書提倡「零胰島素」治療
――減少胰島素分泌量,就能避免各種糖尿病併發症。怎麼做?

  ◎控制血糖值,為何調整飲食的效果比服藥更好?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醫界普遍認為是「過度攝取糖質」:
   由此看來,從飲食方面控制血糖,
除了能避免藥物副作用外,從源頭防範,更是最佳治本之道。

•醣類雖然是人體必需,吃太多仍會危害健康:
   體內糖質過剩,將阻礙脂肪燃燒,進而造成肥胖→肝炎→肝硬化。
   除此之外,腦筋變鈍、慢性疲勞、結締組織疾病、
   動脈硬化症、失智症……都和吃太多醣有關。

  ◎少吃點藥,照樣有效降血糖的飲食提案:

•越早開始限醣,糖尿病的改善效果就越顯著:
   除了白飯、麵包、麵條這些直接提升血糖值的醣類食物外,
   還有哪些營養素會使血糖「間接」上升?
   此外,限醣之前,先補鐵,效果及續航力會更明顯,為什麼?
  
  •糖尿病不能吃太多醣,那我該吃什麼?
水野醫師獨創蛋白脂質飲食:醣類10%、蛋白質40%、脂質50%,
顛覆一般「均衡飲食」(醣類60%、蛋白質20%、脂質20%)觀念。
最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是什麼?答案是雞蛋,其次則為肉類和魚。
植物性蛋白(如豆腐)儘管有助瘦身,卻容易熱量不足,怎麼補救?

•各種常見食物和調味料的糖質含量有多少?你知道嗎?
一碗白飯和一球烏龍麵,誰的含糖量較多?
   一大匙味噌的糖質量,竟比一大匙番茄醬還要高?
本書整理了完整圖表,一目了然超清楚。

•展開蛋白脂質飲食後,身體會出現哪些變化?
   除了血糖明顯下降外,你會更不容易疲勞,每天處於最佳狀態。
   還能改善頭痛、有效降血壓、瘦身、預防失智、減少罹癌風險。
   最新研究更顯示,斷開胰島素注射後,女性更容易受孕、順產。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關於限醣飲食的對症治療Q&A:

•任何人都可以限制醣類攝取嗎?
  •限制醣類攝取,會引起倦怠、暈眩嗎?
  •為什麼我明明沒攝取糖質,血糖值卻未見下降?
•限醣飲食對第一型糖尿病也有效嗎?
  •我不吃糖,那可以吃人工甜味劑嗎?

  除了各種可供實際操作的飲食提案之外,
  本書還收錄醫界最新糖尿病診治情報、成功病例分享,
  所有為了血糖值苦惱的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解答。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11月的統計資料,
  全球糖尿病患者自1980年的1.08億攀升至4.22億,
  預估到了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6.4億人。

  而在臺灣,衛生福利的資料顯示:
  2005~2015年間,全臺糖尿病患人數新增了75萬名。
  目前臺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
  相當於每10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
  患病人數更以每年2萬5000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
此外,2018年臺灣十大死因,第五名正是糖尿病。

  近年來,過去許多關於營養的常識不斷出現顛覆與反轉。
  例如,長年來被當成壞蛋的「膽固醇」,其來源只有三成與飲食有關。
  因此,早在2015年,「膽固醇值」便從相關飲食攝取標準中被剔除。

  時至今日,關於醣類(碳水化合物)方面的常識同樣掀起波瀾。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已在2013年的指南中指出:「限醣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選項之一。」

  全球最具權威的《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雜誌,
  也在2017年發表論文:「攝取碳水化合物,將提高死亡風險。」  
  臺灣衛福部也已於2018年頒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手冊》,
  制定每日的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

  對此,水野醫師指出:
  「限醣飲食不是趕流行的短暫風潮,
  也不單單只為了瘦身美容,
  而是能讓每個現代人都能自然恢復健康的方法。」

  本書結合了他十多年來的臨床門診經驗,
  並獨創水野式「蛋白脂質飲食法」(就連他自己也是受惠者),
  現在就跟著他,一起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
  • 推薦序 當傳統治療不見成效,你該限醣、運動,然後少吃點藥/曾文智
  • 前言 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一○○%
  • 第一章 關於糖尿病,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 各大醫院糖尿病患,全員逃走中
    • 國家級治療方針下,糖尿病預備軍仍高達兩千萬人
    • 過去治療糖尿病的「常識」,早就落伍了
    • 食物卡路里怎麼算? 氧氣燃燒和體內消化完全無關
    • 所謂「飲食均衡」,其實毫無根據?
    • 先要你多吃澱粉,之後再打胰島素,不是超矛盾嗎?
    • 糖質攝取過量,胰臟第一個遭殃
    • 施打胰島素引發的「低血糖症狀」,最要命
    • 胰島素異常的三大慢性風險:肥胖、失智、癌症
    • 血糖值之所以居高不下,只和糖質攝取過量有關
    • 藥物治療期間也可以限醣嗎? 先問你的主治醫師
    • 還有哪些營養素會「間接」提升血糖值?
    • 人們敬而遠之的脂質,其實是改善糖尿病的關鍵
    • 高胰島素易引發併發症,試試「零胰島素療法」
    • 糖質成癮不是你的錯,背後都有原因的
    • 斷不開糖質依賴? 因為你缺鐵
    • 為何貧血的女性大多是甜食主義者?
    • 什麼是「精神性糖質成癮」?
    • 少吃點藥之後,糖尿病況迅速好轉的患者案例
      • 案例一 單靠飲食調整便有效改善糖尿病況
      • 案例二 成功預防糖尿病從第二型惡化至第一型
      • 案例三 改變傳統醫療方針,兩個月停止胰島素施打
      • 案例四 第二型糖尿病史長達二十五年,半年就好轉
      • 案例五 減重十四公斤,零胰島素療法最驚人的案例
  • 第二章 醣類雖然是人體必需,吃太多仍會危害身體
    • 你不知道的醣類真面目
    • 糖尿病的主因當然就是糖質吃太多
    • 專吃精製糖質,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就會不足
    • 缺鐵,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問題
    • 只有動物性蛋白質才有助肌肉重建
    • 肥胖→肝炎→肝硬化
    • 體內糖質過剩,將導致脂肪難以燃燒
    • 三餐都吃醣,血糖陡升又驟降,對腦子不好
    • 慢性疲勞、結締組織疾病,也和糖質脫不了關係
    • 吃糖會蛀牙,那甜味劑呢?
    • 糖質導致動脈硬化的兩大原因
    • 糖質提高失智症風險
    • 糖質提高罹癌風險
    • 「高胰島素」,比「高血糖」更可怕
  • 第三章 展開限醣飲食後,身體會出現哪些改變?
    • 不容易疲勞、每天都是最佳狀態
    • 血糖值下降
    • 減重、變瘦、更苗條
    • 改善高血壓
    • 頭腦更清晰
    • 預防失智、抑制失智症惡化
    • 降低罹癌風險
    • 女性更容易受孕
    • 完全不投以胰島素,仍順利生產
    • 改善陳年頭痛
  • 第四章 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的十八個訣竅
    • 1 在有經驗的醫囑下實施限醣飲食
    • 2 減少糖質攝取前,先補足鐵質和蛋白質
    • 3 糖質攝取必須維持在每餐二十公克以下
    • 4 把常吃食物的糖質量記在腦子裡
    • 5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主食減少法
    • 6 多吃蛋白質和脂質,別在意卡路里
    • 7 少吃澱粉,把蛋白質當主食
    • 8 充分攝取優質的脂質
    • 9 靠椰子油打造酮體體質
    • 10 小心潛藏在蔬菜裡的意外伏兵
    • 11 留意部分高糖質的調味料
    • 12 從食品營養成分標示確認糖質量
    • 13 不買、不喝清涼飲料水
    • 14 甜食主義、麵包族、麵食愛好者,有低糖產品可選
    • 15 肥胖者多攝取鐵質,有助擺脫糖質成癮
    • 16 體型纖瘦者,逐步增加蛋白質和脂質攝取量
    • 17 懷孕前就先限醣,可降低妊娠糖尿病或剖腹產風險
    • 18 老年人限醣,以多吃蛋白質為主
  • 第五章 水野醫師來解答,關於限醣飲食的Q&A
    • Q1 限制醣類攝取,會引起倦怠、暈眩嗎?
    • Q2 我不吃糖,那可以吃人工甜味劑嗎?
    • Q3 開始實施限醣飲食後,產生便祕現象,怎麼辦?
    • Q4 為什麼我明明沒攝取糖質,血糖值卻未見下降?
    • Q5 任何人都可以限制醣類攝取嗎?
    • Q6 限醣飲食對第一型糖尿病也有效嗎?
    • Q7 實施限醣飲食及零胰島素療法,有什麼潛在風險?
  • 參考文獻
  • 結語 限醣不是趕流行,而是恢復健康自然之道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