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環境變異影響大腦功能,造成文明病、慢性病、癌症人口遽增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5285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6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你知道嗎?肥胖、慢性病、過敏、發炎、各種文明病,
甚至癌症,都和大腦失衡密切相關!
李政家博士集脊骨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
以及多年臨床經驗,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
和環境毒素對我們的影響。只要生活習慣的小小改變,
就能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態,重新掌握自己健康的主導權!

由於科技的高度發展,導致生活環境的急劇變化,各種文明病也隨之而來。生物駭客就是試圖將人體從科技文明環境的枷鎖中徹底解放,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透過瞭解人體與大自然的互動,利用科學與身體立行的方式達到最有效率的科學養生方式。
在過去知識不流通的時代,一般民眾求醫時只能信任醫療體系的權威,不容許任何質疑。但在今日知識爆炸的時代,由於資訊的公開透明及取得便利,普羅大眾都可以檢視他所接受的醫療方式其率效及合理性。
環境變異化身「駭客」,讓文明病、慢性病、癌症人口急遽增加
而正因為資訊取得的容易,以及這個講求速效的時代迷思,往往造成我們只是片段了解而忽略該有的深度。對於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疾病,只專注在症狀的處理,而忽略了真正的成因,這就像是只關注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卻忽略那沉在水面下超過95%的冰山。
 自醫學院求學以來和旅美行醫二十餘年的歷程,作者李政家博士由傳統復健走到預防醫學,在最直接的面對到病人身心狀況的同時,李博士也不斷試圖對人體病痛的成因尋求最合理的解釋。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必然有其根源,能有合理的解釋。但在醫學院所學和醫療體制的傳統西醫的思維下,讓我想尋求疾病根源的渴望在這一路上都沒有辦法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
現代醫學人體分科越來越細,卻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探討現今醫療系統對慢性病缺乏有效的對策,歸根究底在於沒有真正找到病因,而只是著重在病症的處理。李博士認為,「唯有真正的找到病因才有可能根本的解決慢性疾病的問題」,在這一連串對疼痛根源的探索過程中,李博士還發現,原來很多的疾病現象除了大腦退化之外,最重要、也是一直都被我們忽略的,竟然是:因為科技進步帶來的光缐、電磁波的影響,讓細胞內粒線體效率不佳而產生變異,直接導致人體細胞退化與基因突變!
 但是對於重度依賴科技便利的現代人而言,光和電磁波嚴然已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潛在風險,那麼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可預期到關於光的醫學還有粒缐體醫學必定會成為未來醫學界的明日之星、是人人關注的健康新趨勢!
 在本書中,李博士會一一做介紹,從免疫預防醫學的觀點,探討環境因素誘發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機制,帶您由功能神經學觀點來探索慢性疾病造成的各種大腦神經退化的臨床症狀與有效處理的對策,並更進一步的從物理能量的角度,討論未來醫學中有關細胞的粒腺體、水、頻率、光和電子的相關量子物理作用機制。
 以及在生活條件持續惡化的大環境下,讓您透過了解形成疾病的病因,找到疾病真正的根源,而本書在最後也提供了一些有效因應的策略,讓讀者諸君能透過貼近大自然的方式,幫您重返健康。
疾病的起點,從「大腦失衡」開始
 由於李博士以往習醫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太多艱深難懂的醫學專業用語會讓有心追求健康的一般大眾望之卻步,加上面對這些無所不在的環境干擾源,過去我們只能採用血液抗體的檢驗,非常費時費力。但現在,只要透過功能神經的檢測、或是利用量子醫學中肌肉測試的方式,就能了解大腦如何判斷造成免疫失衡的干擾因子。只要一些簡單的小步驟,數分鐘之內馬上就能知道日常生活中潛在的健康危機到底是什麼。
 李博士透過多年的習醫過程,從全人的角度,整合了功能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三大領域,希望藉由本書讓一般的讀者籍由這些輕鬆易懂的方式,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和環境毒素對我們的影響。同時書中也提供一些檢測技巧、自我評量和生活建議方針,讓讀者親身體會科技進步是如何無形而又具體的提高了我們健康的風險。
當自己或是親愛的家人朋友面對疾病時,或許就可以有不同角度來看待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健康議題。只要透過一些生活習慣的小小改變,就能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態,期許我們人人都能徹底的解放成為勇敢的生物駭客,重新掌握自己健康的主動權!
  • 推薦序 身體平衡了,腰背疼痛從此不見了! 趙哲暘
  • 作者序 環境變異,讓文明病、慢性病、癌症人口急遽增加
  • CH1 總是渾身不對勁?
    • 1-1 面對環境的巨變, 現代醫學也出現瓶頸
      • 現代醫學無法真正解決健康問題
      • 現代醫學對抗文明病的瓶頸
      • 生活環境與型態巨變,各種文明病、慢性病急遽增加
    • 1-2 免疫功能神經醫學:不用依賴藥物就能調整體質、改善健康
      • 不吃藥、不打針的免疫功能神經醫學
      • 免疫失衡、大腦受損,全身器官、組織都會受影響
      • 了解粒腺體、光與頻率的運作,從細胞開始恢復健康
  • CH2 免疫系統失衡是各種疾病的起點
    • 2-1 免疫系統失衡的根源來自慢性過敏
      • 慢性過敏會引發自體免疫反應,全身各器官都可能因此受到攻擊而致病!
      • 從腸漏到腦漏,全身到處都成免疫戰場
      • 飲食之外、環境過敏原威脅也直驅體內
    • 2-2 慢性過敏原隨時檢測DIY
      • 「量子醫學肌肉測試」隨時隨地找出過敏原
      • 量子醫學肌肉測試STEP BY STEP
    • 2-3 適度補充營養素,有助免疫系統恢復平衡狀態
      • 可以用補充營養素,活化失衡的免疫細胞
      • 營養補充過猶不及,最好從飲食著手,掌握2不原則
    • 【李博士小講堂】 量子醫學肌肉測試不同於物理治療肌肉測試
    • 【生活小知識】
      • • 什麼是共振?
      • • 有機無毒就不會過敏嗎?
  • CH3 讓大腦正常運作:從吃的到用的,傷腦因子無處不在
    • 3-1 環境干擾、營養不足,促使大腦提早加速退化
      • 大腦是人體的指揮中心
      • 從食物到科技產品都有傷腦因子
      • 腦部血液循環好,三高遠離你
      • 我的大腦失靈了嗎?DIY自我檢測大腦狀態
    • 3-2 延緩大腦老化的關鍵是什麼?
      • 根據「大腦運作特點」給予刺激,進而活化腦力
      • 用「功能神經學」找出有問題的神經部位、及時改善
      • 飲食減碳、增加DHA、激活腦細胞,讓大腦更靈光
    • 3-3 用「功能神經學」揪出腰痠背痛、失眠、焦慮、肥胖困擾的真正元凶!
      • 姿勢不良、駝背,竟是大腦退化的元凶?
      • 焦慮:前庭系統和眼球肌肉整合失調、慢性過敏或缺乏血清素
      • 懼高症與前庭系統有關?
      • 失眠:腎上腺皮質醇與褪黑激素分泌異常&中腦發炎
      • 肥胖:自體免疫或瘦素作用出問題&飲食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
    • 3-4 掌握大腦退化疾病警訊,及時控制就能逆轉回春
      • 常見大腦退化疾病1自律神經失調
      • 常見大腦退化疾病2交感神經系統失控
      • 常見大腦退化疾病3帕金森症
      • 常見大腦退化疾病4失智症
    • 【李博士小講堂】
      • • 你是想找回自己,還是做自己? 
      • • 神經系統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的功能調節系統 
      • • 「前庭系統」是人體內的衛星導航 
      • • 血清素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快樂、幸福 
      • • 人體需要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改變 
      • • 多巴胺是快樂的源頭 
    • 【生活小知識】 攝取富含維生素B6 的食物,可避免憂鬱纏身
  • CH4 活化細胞粒線體:粒線體變異是百病根源
    • 4-1 粒線體供能不足,是慢性病的開端
      • 慢性病形成三部曲:粒線體供能不足→細胞退化變異→疾病、癌症形成
      • 粒線體產能效率好,才有豐沛能量維持人體健康
      • 吸收紅光和遠紅外線,可快速提升粒線體的產能效率
      • 電磁波、藍光、氘水、氟化物,會影響粒線體的產能和健康
    • 4-2活化粒線體靠生活習慣
      • 曬太陽、泡冷水、赤腳踩地,輕鬆活化細胞粒線體
      • 喝好水(結構水&含氫水),提升細胞健康狀態
    • 【李博士小講堂】
      • • 何謂自由基? 
      • • 一個小動作,在家就能自製「去氘水」 
    • 【生活小知識】 如何避免飲用含氘量過高的水? 
  • CH5 瞭解「光」的科學:自然光是細胞修復的關鍵
    • 5-1 「光」可提高細胞產能、掌管人體的生理時鐘
      • 皮膚、血管、視網膜,負責為人體接收光波
      • 中醫經絡理論和節氣養生觀,也與「光」有關
    • 5-2 秒懂陽光的成份功效!各種光波影響大不同
      • 陽光能促進維生素A、D生成,同時協助啟動生理時鐘
      • 晨光和夕陽是細胞修復機制的關鍵
      • 一白遮三醜是錯誤認知,過度防曬反而容易致癌
    • 5-3 人造藍光:現代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 人造藍光色溫過高,容易傷害眼睛
      • 人造藍光會加速細胞變異、有害健康
      • 6個自保撇步,讓你與3C產品健康共處
    • 5-4 運用光波進行治療,已成為未來醫學的主要趨勢
      • 運用光波活化大腦特定區塊,改善阿茲海默症等腦部退化性疾
  • CH6 瞭解「頻率」的醫學:波頻能治病,還能殺死癌細胞
    • 6-1 生活中的「波」與「頻率」有哪些?
      • 看不到代表沒有嗎?物質VS.能量
      • 波的頻率越高,代表能量越強
      • 所有的生物,都是透過波頻在探索世界
    • 6-2 能量醫學:運用波頻共振治病、殺死癌細胞
      • 每種疾病都有特定的頻率
      • 德國順勢療法運用能量水治病
    • 6-3 傳統中醫的氣與經絡,正是能量和頻率的概念
      • 中醫運用人體的共振現象,進行診斷和治療
      • 每顆牙都有對應的器官與經絡
    • 6-4 波頻共振治療,人人都能輕鬆做到
      • 親近大自然就能感受到精神飽滿
    • 6-5 意識與生命的能量
      • 人體的生物能量場相互影響
      • 物以類聚、緣分,其實都是共振現象
    • 【生活小知識】
      • • 真的有「磁場」嗎? 
      • • 水能夠儲存你的想法 
    • 【李博士小講堂】 手機電磁波實驗 
  • CH7 李博士的腦內革命,健康從「腦」開始
    • 7-1 掌握要訣,量身打造自己的飲食&運動計畫
      • 透過4個小問題,找出適合你的飲食方式
      • 飲食3原則:減碳、避免過敏原、吃當季、在地的食材
      • 從能量醫學的角度,擬定最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
    • 7-2活化大腦與細胞健康的三四五科技生活求生術
      • 三大原則:正確生理時鐘、正視大腦退化、正向思考習慣
      • 四多:多踩地、多日照、多洗冷水、多含氧量
      • 五少:減碳、減敏、減夜宵、減藍光、減環境干擾
    • 7-3擊退十大難搞文明病
      •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好?
      • 常常覺得焦慮不安?
      • 少吃多動還是瘦不下來?
      • 經常肩、頸、腰、背痠痛?
      • 糖尿病如何降血糖?
      • 高血壓如何降血壓?
      • 失智症無藥可醫嗎?
      • 罹患帕金森症,除了吃藥還有什麼選擇?
      • 自閉症、過動症,原來和大腦有關?
      • 癌症是因為飲食,還是環境毒素?
    • 【生活小知識】 即使沒有過敏問題,麵粉製品還是有許多隱憂 
    • 【紓緩焦慮必學!】前庭系統與眼球前後調校運動 
    • 【紓緩腰酸背痛必學!】 前庭、眼球與深層脊椎肌肉的整合矯正運動 
    • 【真實案例】
      • • 李先生透過「減碳飲食」改善血壓、血糖,一年半後經醫師同意停藥! 
      • • 每日執行「前庭系統的調校運動」,不用藥就能揮別失眠、焦慮! 
      • • 刺激會陰或舌頭,讓中風癱瘓患者半年後重新站起來! 
      • • 用「功能神經學」找出根本原因,大腦平衡就可不藥而癒!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