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邪惡的20個樣貌:殺人、強暴、傷害、霸凌,那些「平常人很好呀」的人,怎麼瞬間變邪惡?你我心裡也有一兩個這樣的特徵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65417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52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的內心,住著一個天使,也住著一個魔鬼,
所謂人性,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博弈。
我們要做的,就是當魔鬼出現時,不能放任其衝破善惡的底線。」
──本書作者

◎鄰居和家人口中的好好先生,為何瞬間暴怒成殺人犯?
◎為什麼要提防虐待動物的人?兒童性侵犯、無差別殺人者的內心在想什麼?
◎怎樣的行為算是家暴?熟人強暴呢?我可以告跟蹤我的人讓他坐牢嗎?
◎犯罪之後,到底哪些犯罪行為人真的可教化、可矯正?本書有案例可證。

殺人、強暴、分屍、傷害、詐騙,對很多人來說,是新聞也是故事,
而且是「他人」的故事,以為離自己很遙遠。

但這其實是誤會。這些人,跟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
他們有父有母,有喜怒哀樂,也有想要追求的未來。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讓一個普通人瞬間有了邪惡的樣貌?
殺人究竟意味著什麼?有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
有一天,你我也可能變成暴力傷害的犯罪行為人嗎?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兩個這樣的特徵──不說別的,
平常善良的人,最常參與的暴行就是「霸凌」。

作者張蔚長期研究犯罪心理學,擁有法學與心理學雙學位
他在書中用劇本的講述方式,讓你彷彿在看CSI美劇一樣,
分析中、美、日三國發生過的15件案例,另外包含5篇犯罪議題討論,
像醫生解構疾病一樣,幫助讀者重新解構犯罪,讓你提早看清邪惡的樣貌。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真心照料換來的,不一定是幸福!人在非理智情況下會有多可怕?
凶嫌與女友相處多年、受到女友義無反顧的照料,卻因一時衝動殺害女友。
導致人們暴怒的因素很多,大家都以為是被害者的言行激怒對方,
錯了,真正原因是……。

‧好老師為什麼會變成連續殺人犯?甚至殺人後還面露笑容,自稱救世主。
從小乖巧,長大後是學生口中的「開朗好老師」,竟衝進福利機構瘋狂殺了19人?
你知道無差別殺人事件這幾年為何一再發生?因為標籤。標籤為什麼會殺人?

◎發生在身旁、或身上的犯罪――行為人是怎麼形成的?

‧有人是天生的壞人嗎 ?為什麼青少年犯罪比成人凶狠?
義大利犯罪學家曾提出11個天生是壞人的長相(作者要你千萬別對照自己)!
生物犯罪學派也從染色體與基因做多方研究,所以結論是?作者有答案。

‧邪教的洗腦套路是什麼?它其實是群體犯罪,傳銷型犯罪也是。
這些犯罪都有套路,他們會說:給你機會要珍惜啊,外頭不會教你技能的!
而且聚會場合就像群體暴動,高頻率的重複口號、互相鼓勵,用心理暗示控制。
你也曾是其中一員嗎?又或者,你還是其中的加害者……?

什麼樣的人可能犯罪?為什麼要選擇犯罪?你有沒有可能也會犯罪?
本書讓你全方位了解,那些「平常人很好呀」的人,是怎麼瞬間變得邪惡?
  • 推薦序一 邪惡一直都在生活的背面,就看你怎麼翻頁/劉仲彬
  • 推薦序二 究竟,在汪洋般的殺意背後,存在著怎麼樣的動機?/瑪那熊
  • 推薦序三 從經緯脈絡分析案件過程與犯罪成因/賴擁連
  • 推薦序四 身邊什麼樣的人可能犯罪?犯罪心理學告訴你/馬皚
  • 作者序 犯罪心理學不只研究罪犯的心理,而是普遍行為
  • 前言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隱藏著特殊的心理狀態
  • 第1部分 他們平常都是好人,怎麼轉眼變了模樣?
    • 第一章 真心照料換來的,不一定是幸福——情緒激動下的傷害致死案
    • 第二章 我會有今天,都是妳害的——法院審判員槍擊案
    • 第三章 妳願不願意當我畫作的模特兒?——大久保清連續強姦殺人案
    • 第四章 跪下!給本女王跪下!——角田美代子連續殺人案
    • 第五章 無法分手的恐怖情人——大學情殺案
    • 第六章 為人內向老實,卻是連續姦殺案的凶手——甘肅白銀案
    • 第七章 帶頭的動手了,誰敢不動手?——綾瀨水泥殺人案
    • 第八章 好老師為什麼會變成連續殺人犯?——神奈川福利機構大量殺人案
    • 第九章 「無緣」的孤獨凶手——秋葉原無差別殺人案
    • 第十章 消失吧!傷害過我的人——津山殺人案
    • 第十一章 拼錯的「SHOOLL KILL」——最凶殘少年連續殺人案
    • 第十二章 精神病態的花蝴蝶——跨國閨密殺人傷害案
    • 第十三章 醞釀多年,就等這一刻復仇——除夕滅門血案
    • 第十四章 關上的門與少了良知的朋友——留日學生被害案
    • 第十五章 不願悲慘童年再度上演——故意殺害親生幼女案
  • 第2部分 發生在身旁、或身上的犯罪——行為人是怎麼形成的?  
    • 1 青少年犯罪,往往比成人凶殘
    • 2 傳銷型犯罪與邪教的洗腦套路
    • 3 性犯罪在我們周遭快速增長
    • 4 你我身邊的各種暴力犯罪
    • 5 文學作品的真實罪行——人物分析
  • 中文參考文獻
  • 英文參考文獻
  • 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