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Yes Brain!和孩子一起說好!正向思考的大腦:培養具有膽識、好奇心以及韌性的孩子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7719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14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推薦!
王宏哲∣天才領袖教育集團執行長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臨床教授


一生受用!陪孩子在逆境中找到快樂與意義。
「第七感」腦神經科學權威 ╳ 兒少心理治療師

疏離而孤僻,驕縱而依賴,只在一念之差,而你可以有更平衡的教養方式。
培養孩子正向思考的大腦,Yea Brain,打造和諧的親子關係與全人教養


 最具科學與心理臨床依據的親子教養書。
 培養第七感Mindsight,具備感知自己、同理他人的幸福關鍵。
 有效建立「綠色安全圈」,快速調整孩子的情緒。
 教育現場實戰:理論說明、重點整理、插畫輔助、步驟教學。
 父母或幼兒教育者也都受益的全人觀念。

  腦神經科學權威、暢銷書《第七感》作者丹尼爾,與親子教養專家蒂娜,繼《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兩書之後,再度聯手,教導孩子一起向這個世界說「好」,保持開放的心面對新的挑戰、新的機會。
  正向的思考的「Yes大腦」教養方式,並非凡事都不違逆孩子的心意、縱容孩子,也非過度保護孩子;另一方面,也非把孩子調教成機器人,呆板地追隨父母,喪失思考能力。孤僻而畏縮的孩子,或是驕縱白目的媽寶,只在一念之差,但你可以有更平衡的教養方式,那就是培育孩子擁有一個正向思考的大腦,幫助孩子理解他們自己,以及未來的無限可能,並且願意嘗試去克服失落、失敗,了解挫折與逆境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進而有能力去選擇具有良好互動關係、有意義的人生。
  本書並非鼓吹孩子一天到晚都要快樂,或是不能有負面情緒,這並非重點,也不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正向思考的用意,在於身處挑戰之中而能找到快樂與意義,在過程中,具備了「平衡」、「韌性」、「洞見」、「同理」的性格,心靈逐漸茁壯,並擁有處世的智慧。

YES Brain正向思考大腦的四種特質:
「平衡」、「韌性」、「洞察」、「同理」

平衡:學會有效管理情緒和行為,來創造情緒穩定度以及平穩的身體與大腦,讓孩子們不容易崩潰失控。
1. 創造綠色安全圈,在這裡,孩子感到穩定,身心都能調適。
2. 當孩子受挫時,便離開綠色圈,進入焦躁的紅色圈或是憂鬱的藍色圈。
3. 在放任不管與過度保護之間,家長可以創造一個平衡點。
4. 平衡策略一:孩子要睡飽,睡一覺再說。
5. 平衡策略二:建立健康的心靈平台,妥善平衡安排全家人的行事曆。

韌性:遭逢生命中無可避免的難題與掙扎時,讓我們有力且清晰地穿越挑戰,重新站起來。
1. 短期目標:平衡,回到綠色安全圈;長期目標:韌性,擴大綠色安全圈。兩個目標都可培養從逆境反轉的能力。
2. 孩子行為就是一種訊息的傳遞,不要只關注不良行為的矯正,而是要讀出行為背後的訊息,進而建立改善的技巧。
3. 孩子有時需要推一把,有時需要你在背後支持就好。
4. 韌性策略一:灌輸孩子四個S,幫助他們感受到人身安全、被關注、被撫慰、穩固的心理安全感(safe, seen, soothed, and secure)。
5. 韌性策略二:教導心靈洞見(第七感)的技巧,給孩子示範如何轉移觀點,他們不是情緒或是環境的受害者。

洞察:向內觀看與自我了解的能力,並做出明智的選擇,對於自己的人生更加自主。
1. 觀察與被觀察:當一個旁觀者,觀察周遭的人物角色。
2. 什麼是力量?就是一個暫停的空間,讓我們有機會選擇如何對情況作出回應。
3. 洞見策略一:重新定義痛苦,詢問孩子願意為哪種情況而努力。
4. 洞見策略二:避免火山爆發,教導孩子在爆發前啟動暫停的模式。

同理:同理心的觀點讓我們深深體會,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只是單獨的「我」,也是相互交織的「我們」的一部分。
1. 同理心是可以培養的,透過日常互動與經驗來學習。
2. 這是一種理解別人觀點的能力,並且有足夠的胸懷,幫助我們採取周全完善的行動。
3. 同理心策略一:校準同理雷達,啟動社交參與系統。
4. 同理心策略二:學會使用同理心的溝通語言,建立一套能適當關懷他人的溝通語彙。
5. 同理心策略三:擴大關懷圈,提高孩子對最親近家人之外的其他人的關注與認知。
  • 推薦序/新時代的好腦袋 楊聰財
  • 作者序
  • 第一章 Yes大腦簡介
    • 栽培Yes大腦並非意味著縱容
    • 整合為一體的,「可塑」的大腦
    • Yes大腦的四大基礎特質
  • 第二章 平衡力的Yes大腦
    • 平衡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技巧
    • 平衡力與綠色安全區
    • 你的孩子有多少平衡力?
    • 親子關係中的整合
    • Yes大腦甜蜜點:你能保持強健的平衡力嗎?
    • 平衡的行事曆,平衡的大腦
    • 關於玩耍的科學
    • 平衡與失衡的行事曆,找出孩子獨特的韻律
    • 你可以這麼做:促進平衡力的Yes大腦策略
      • #1:盡量睡到飽
      • #2:為孩子供應一份「健康大腦餐盤」
    • 具有 Yes大腦孩童:教導你的孩子平衡力
    • 父母的 Yes大腦:提升自己的平衡力
  • 第三章 韌性的 Yes大腦
    • 目標:建立技能,而不只是遏止問題行為
    • 韌性、接受性、與擴展綠色安全區
    • 推一把?還是靠一下?放手讓孩子掙扎的時機
    • 用以辨別孩子需要推力還是倚靠的幾個問題
    • 你可以這麼做:促進韌性的Yes大腦策略
      • #1:讓孩子沐浴在四個「S」裡
      • #2:教導「第七感」技巧
    • 具有Yes大腦孩童:教導你的孩子韌性
    • 父母的Yes大腦:提升自己的韌性
  • 第四章 洞察力的Yes大腦
    • 打造具有洞察力的大腦
    • 玩家與觀眾
    • 暫停中的力量
    • 教導孩子暫停的力量
    • 你可以這麼做:促進洞察力的Yes大腦策略
      • #1:重新定義痛苦
      • #2:避免紅色火山爆發
    • 具有Yes大腦孩童:教導你的孩子洞察力
    • 父母的Yes大腦: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 第五章 同理心的Yes大腦
    • 我的孩子太自私了嗎?
    • 同理心之鑽
    • 打造一個具備愛心迴路的大腦
    • 關於同理心的科學
    • 你可以這麼做:促進同理心的Yes大腦策略
      • #1:校準「同理心雷達」
      • #2:建立同理心語感
      • #3:擴展關懷圈
    • 具有Yes大腦孩童:教導你的孩子同理心
    • 父母的Yes大腦:提升自己的同理心
  • 結語 從Yes大腦的角度重新思考成功
    • 希臘人的至福:榮耀內在的火光
    • 重新定義成功
    • No大腦式樣板孩童
    • 最後一個關於Yes大腦的問題—你為孩子的內在火焰添加柴火了嗎?
  • 謝辭
  • 冰箱上的小提醒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