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醫經絡學為基礎,彙整數十年的經驗及研究,活化身體機能,啟動自療機制,自學也能成為足部按摩大師!
◎以中醫經絡學為根底,結合數十年為親友、患者按摩的經驗,許老師將自己的心得彙整成冊,以供讀者學習借鑑。
◎彩色圖文配合呈現,提供精準穴位標記,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自「擠」自足。
◎應讀者要求,在前作基礎上新增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以嘉惠更多患者自行調理身體。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以中醫經絡學為基礎,彙整數十年的經驗及研究,
以骨圖及肉圖對照,精準呈現穴道位置,
自學也能成為足部按摩大師!
集結超過二十年足部按摩經驗及自體療癒研究精髓,
利用腳部的六大經絡給予功能性的刺激反應,
連帶手上六大經絡也因為經絡的連貫相通,
可達到循環調和的效果,
亦可透過末梢神經喚醒沉睡弱化的神經系統。
綜合版更加入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
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以中醫經絡學為根底,結合數十年為親友、患者按摩的經驗,許老師將自己的心得彙整成冊,以供讀者學習借鑑。
◎彩色圖文配合呈現,提供精準穴位標記,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自「擠」自足。
◎應讀者要求,在前作基礎上新增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以嘉惠更多患者自行調理身體。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以中醫經絡學為基礎,彙整數十年的經驗及研究,
以骨圖及肉圖對照,精準呈現穴道位置,
自學也能成為足部按摩大師!
集結超過二十年足部按摩經驗及自體療癒研究精髓,
利用腳部的六大經絡給予功能性的刺激反應,
連帶手上六大經絡也因為經絡的連貫相通,
可達到循環調和的效果,
亦可透過末梢神經喚醒沉睡弱化的神經系統。
綜合版更加入腿部經絡調理及諸多病例說明,
更豐富的資訊成就更專業的技能,
完整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自序│
- │滿足養生需求│
- │認知足底反射與器官運行│
- │有感健康按揉調理法│
- │健康才有幸福│
- │按揉方法說明及注意事項│
-
chapter 01 腳底身體器官反射穴點
-
1.(女)尿道
-
2.(男)陰莖、尿道(女)陰道、子宮頸
-
3.子宮、攝護腺
-
4.卵巢、睪丸
-
5.輸卵管、輸精管
-
6.膀胱
-
7.輸尿管
-
8.腎(一)
-
9.腎(二)(湧泉穴)
-
10.腎上腺
-
11.心(一)
-
12.心(右心室)
-
13.心(左心室)
-
14.心臟
-
15.肝(一)
-
16.肝(二)
-
17.膽
-
18.脾
-
19.肺(一)
-
20.肺(二)
-
21.氣管支氣管(一)
-
22.氣管支氣管(二)
-
23.支氣管
-
24.左橫膈膜
-
25.右橫膈膜
-
26.腹腔神經叢
-
27.胃
-
28.賁門
-
29.幽門
-
30.十二指腸(一)
-
31.十二指腸(二)
-
32.胰臟(一)
-
33.胰臟(二)
-
34.小腸(一)
-
35.橫結腸
-
36.右升結腸、左降結腸
-
37.迴盲瓣
-
38.盲腸
-
38.直腸
-
40.肛門
-
41.小腸經
-
42.食道(一)
-
43.食道(二)
-
44.食道(三)
-
45.甲狀腺
-
46.副甲狀腺
-
48.降壓點
-
48.脖子
-
49.腦幹
-
50.大腦
-
51.頂葉
-
52.額竇
-
53.松果體
-
54.腦下垂體
-
55.小腦
-
55.三叉神經
-
57.鼻中穴
-
58.眼(一)
-
59.眼(二)
-
60.耳中穴
-
61.耳(一)
-
62.耳(二)
-
63.眼(三)
-
64.鼻(一)
-
65.鼻(二)
-
66.舌頭(一)
-
67.舌頭(二)
-
68.頸部
-
69.咽喉
-
70.喉嚨
-
71.顎臼骨
-
72.上顎骨
-
73.下顎骨
-
74.扁桃腺
-
75.胸部淋巴腺
-
76.胸部
-
77.平衡器官(一)
-
78.平衡器官(二)
-
79.肩胛骨
-
80.上半身淋巴腺
-
81.下半身淋巴腺
-
82.肩膀(一)
-
83.肩膀(二)
-
84.肋骨
-
85.肘關節
-
86.膝關節
-
87.內、外尾骨
-
88.髖關節(內側)
-
89.髖關節(外側)
-
90.股腿骨關節
-
-
chapter 02 督脈經絡穴道
-
1.風府
-
2.瘂門
-
3.大椎
-
4.陶道
-
5.身柱
-
6.神道
-
7.靈台
-
8.至陽
-
9.筋縮
-
10.中樞
-
11.脊中
-
12.懸樞
-
13.命門
-
14.腰陽關
-
15.薦骨(一)
-
16.薦骨(二)
-
17.薦骨(三)
-
18.腰俞
-
19.長強
-
-
chapter 03 內膀胱經絡穴道
-
1.天柱
-
2.大杼
-
3.風門
-
4.肺俞
-
5.厥陰俞
-
6.心俞
-
7.督俞
-
8.膈俞
-
9.肝俞
-
10.膽俞
-
11.脾俞
-
12.胃俞
-
13.三焦俞
-
14.腎俞
-
15.氣海俞
-
16.大腸俞
-
17.關元俞
-
18.小腸俞
-
19.膀胱俞
-
20.中膂俞
-
21.日環俞
-
22.上髎
-
23.次髎
-
24.中髎
-
25.下髎
-
26.會陽
-
-
chapter 04 外膀胱經絡穴道
-
1.附分
-
2.魄戶
-
3.膏肓
-
4.神堂
-
5.臆喜
-
6.隔關
-
7.魂門
-
8.陽綱
-
9.意舍
-
10.胃倉
-
11.肓門
-
12.志室
-
13.胞盲
-
14.秩邊
-
-
chapter 05 任脈經絡穴道
-
1.天突(眼睛)
-
2.璇璣
-
3.華蓋
-
4.紫宮
-
5.玉堂
-
6.膻中
-
7.中庭
-
8.鳩尾
-
9.巨關
-
10.上脘
-
11.中脘
-
12.建里
-
13.下脘
-
14.水分
-
15.神闕
-
16.陰交
-
17.氣海
-
18.石門
-
19.關元
-
20.中極
-
21.曲骨
-
22.會陰
-
-
chapter 06 腎經絡穴道
-
1.俞府
-
2.或中
-
3.神藏
-
4.靈墟
-
5.神封
-
6.步廊
-
7.通臟(奇穴)
-
8.幽門
-
9.通谷
-
10.陰都
-
11.石關
-
12.商曲
-
13.肓俞
-
14.中注
-
15.四滿
-
16.氣穴
-
17.大赫
-
18.橫骨
-
-
chapter 07 胃經絡穴道
-
1.氣互
-
2.庫房
-
3.屋翳
-
4.贗窗
-
5.乳中
-
6.乳根
-
7.不容
-
8.承滿
-
9.梁門
-
10.關門
-
11.太乙
-
12.滑肉門
-
13.天樞
-
14.外陵
-
15.大巨
-
16.水道
-
17.歸來
-
18.氣衝
-
-
chapter 08 脾經絡穴道
-
1.大包
-
2.周榮
-
3.胸鄉
-
4.天谿
-
5.食竇
-
6.腹哀
-
7.大橫
-
8.腹結
-
9.府舍
-
10.衝門
-
-
chapter 09 肝經絡穴道
-
1.期門
-
2.章門
-
-
chapter 10 膽經絡穴道
-
1.淵腋
-
2.五樞
-
3.維道
-
4.軋筋
-
5.日月
-
6.帶脈
-
-
chapter 11 肺經絡穴道
-
1.中府
-
2.雲門
-
-
chapter 12 足部經絡(身高165公分足部圖)
-
1.足少陰腎經
-
2.足太陰脾經
-
3.足厥陰肝經
-
4.足陽明胃經
-
5.足少陽膽經
-
6.足太陽膀胱經
-
-
chapter 13 病例
-
1.子宮、攝護腺
-
2.膀胱、輸尿管
-
3.腎臟(腎上腺)、洗腎、未洗腎
-
4.眼壓高、耳鳴、眩暈、臉部水腫
-
5.腰椎痠痛無力
-
6.心臟
-
7.肺、氣管、支氣管
-
8.肝、膽
-
9.脾
-
10.胃、食道
-
11.胰臟、高血糖、低血糖
-
12.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直腸(一般統稱大腸)
-
13.顎臼、上、下顎骨、牙齦
-
14.眼睛(各種症狀)
-
15.鼻、咽喉
-
16.感冒、咳嗽
-
17.高血壓、低血壓
-
18.腦、頸部、中風、血栓
-
19.不孕症(男女)
-
20.蕁麻疹
-
21.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所有相關的神經症狀問題
-
22.腦萎縮、腦積水
-
23.肢端紅痛症(罕見疾病)
-
- 結語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